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 > 公益诉讼

西川河旁的听证会——关中平原检察院依法履职守护黄河支流

发布时间: 2024-11-14
 

香山脚下,西川河畔。近日,一群“山外人”来到陕西省旬邑县清塬镇。一场听证会在某煤矿企业召开。


会前,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关中平原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了即将听证的案件。2023年5月18日,办案人员发现某煤矿在西川河擅自设置了一处排污口,将矿井废水直接排入黄河二级支流石川河的水源地——西川河。该院随即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并向相关行政机关送达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履职。案件开庭审理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展开行动,积极开展整改工作。


16个月过去了,整改工作进入尾声,西川河保护得怎么样?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及人民监督员等来到某煤矿企业现场召开听证会,对行政机关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

与会人员首先前往整改现场查看了新建的排污管线和排污口,细致了解了整个排污口整改情况、排污管线工程等情况。

据西北大学教授李琦介绍,煤矿所处生态区位非常特殊,井田东、西部均与省级自然保护区相邻,东南部紧靠西川河。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西川河处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矿井废水排放管线需要避让这些生态保护红线,整改方案论证难度很大。

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直接参与下,行政机关多方论证,前后5次修改矿井水排放整改方案,最终确定将处理后的矿井废水通过管道排放至第界河。

然而,为了保护西川河,把排污口改到第界河是否合法合规?省政协委员、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雷西萍提出了大家共同的疑虑。看到煤矿才取得不久的更改环评价和入河排污口批复以及排污许可证,一行人频频点头。

看着新建的排污管线和排污口,曾经饱受污染困扰的西川河如今焕然一新,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至善环境工程公司总经理乔志博对整改效果表示很满意。

“工作持续了一年多,可以看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企业共同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人大代表、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逆向工程技术员刘盼说到。

“行政公益诉讼的办理,一方面要在实体和程序上严格把关,另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公众参与。公开听证会是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实践结合。”关中平原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章勇介绍,只有西川河生态环境改善了,老百姓满意了,检察机关的工作才算是有了成效。

经过跟进监督、公开听证、评估整改成效后,听证员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已采取整改措施依法履职,公益得到有效保护。

会后,根据听证意见,关中平原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出撤诉。法院经听证、审查后当庭裁定准许撤诉。

撰稿张碧秀苏奥洋  审核:韦媛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