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现实世界正逐渐充斥着各种令人咋舌的情景。诈骗分子为了骗取钱财,开始利用AI技术来模仿人的外貌和声音,让受害者无法分辨真假。
近期,“AI换脸”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存在滥用之嫌,甚至有人利用AI换脸实施犯罪,例如“明星”直播带货、换脸诈骗等。前不久,就有一男子因AI“偷脸”,10分钟被其“好友”骗走30万元。
AI换脸,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一个人的脸部特征替换成另一个人的脸部特征,从而生成逼真的视频或图片。新型诈骗融入AI技术后,更加具有迷惑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识别AI常用诈骗手段?
一、声音合成。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二、AI换脸。通过AI换脸技术,骗子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并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这种人脸效果更容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三、转发微信语音。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四、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骗子不是漫无目的地全面撒网,而是别有用心地锁定特定对象。他们会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从而选出目标对象。
在AI诈骗面前,检察官提醒要做好防备:
1、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2、日常中与亲友突然联系,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3、当肖像被偷窃、恶意污化时,不要因为害怕就破财消灾。
法律永远是你保护自己最好的武器和坚实的后盾。
切记,不要着急打钱!千万不要着急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