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

“检察助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特别报道陕西宁强:为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贡献检察力量

发布时间: 2023-10-24

“检察助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特别报道陕西宁强:为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贡献检察力量

“您已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陕西秦岭深处,一块醒目的路牌映入眼帘,这里是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有着“一脚踏三省”区位特点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

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位于秦岭核心保护区的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是陕西境内唯一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地区,承担着秦岭生态环境暨大熊猫保护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宁强县检察院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持能动履职,为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贡献检察力量。

专案专办

保护熊猫生态乐园

发源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腹地的金溪河,是鲢鱼、桃花鱼、白条鱼等众多野生鱼类的家园,丰富的鱼类资源有助于维持水体生物圈整体平衡,净化水质,是水体环境的晴雨表。2022年5月24日深夜,石某等三人抱着侥幸心理,在禁渔期内非法电捕野生鱼,严重破坏了金溪河水生态环境。

“我们保护大熊猫不仅是保护这一个物种,更是保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对破坏大熊猫栖息地的行为,需要依靠司法机关来惩治犯罪。”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巡护员说。

司法保护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保护。宁强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并组建了一支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注入检察力量。

在办理石某等三人非法捕捞案中,该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专业化办案团队优势,坚持“一案三查”,同步审查该案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最终,石某等三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当地生态带来不可逆的损害,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并愿意承担全部民事责任,主动增殖放流鱼苗,修复补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2022年8月,该院依法对石某提起公诉,对其余二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并向行政机关提出给予两名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同时,就行政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该院及时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收到检察建议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加大对辖区重点水域的巡护力度、执法力度,并改进工作措施,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作

筑牢秦岭保护屏障

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2.7万平方公里的高山深谷及原始森林,是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天然生态乐园。今年10月1日《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施行,标志着陕西、甘肃、四川三地携手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格局正式建立。从碎片化栖息地到整体的国家公园,从“九龙治水”到统一管理,离不开陕甘川三地的整体规划和携手共建。

四川省旺苍县与陕西省宁强县毗邻,宁强县毛坝河镇一垃圾堆放场,被倾倒、堆放了大量生活垃圾,经雨水冲刷,垃圾随雨水流入河道,威胁旺苍县水源安全。2022年10月,接到四川省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线索,宁强县检察院立即向该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履职,及时开展垃圾清运工作。在该案的办理基础上,宁强县检察院注重加强跨区域协作,形成跨区域生态保护合力。目前,该院已与四川省旺苍县检察院、南江县检察院建立了米仓山腹地生态资源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全力构建汉江源生态检察保护格局。

2022年以来,宁强县检察院全力推动跨区域检察协作和保护管理机构协作,与四川省青川县、甘肃省文县两地检察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通过发挥机制作用,开展跨区域案件线索移送、协助调查取证、举行检察听证,提升协同履职能力。同时,该院加强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管理机关的协作,为专业机构保护注入检察力量;在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周边镇政府和街道办开展水源涵养林保护、固体废弃物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