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实录胡中辉:“检察蓝”守护英烈荣光
今年8月1日是第96个建军节。7月25日,在北京出差间隙,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凝视着巍然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回到7月7日河南省检察院举行的“初心向党 检察为民”河南检察好故事宣讲报告会场。
报告会上,来自平顶山市检察院的讲述人,通过“一个小土堆,六个烈士墓”,深情讲述了“检察蓝”守护“英烈红”的故事,令人动容。
这个故事我已聆听过多次。作为驻平顶山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对平顶山市检察机关的工作关注颇多。第一次听到“小土堆”的故事,是在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受邀参加平顶山市检察院开展的“清明祭英烈”活动。
那日,在平顶山市湛河区褚庄村烈士馆,褚庄村小学上百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纪念馆,缅怀先烈。带队老师对我说:“如果不是检察官坚持不懈地挖掘、跟踪、保护,褚庄村3000多位村民根本想不到,在我们身边居然埋葬着4位烈士。我们会教育引导孩子们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据检察官介绍,2021年,平顶山市检察机关开展了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在核查辖区内16名烈士墓地保护现状时,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检察官从一份旧档案中,发现了一张照片和一栏英烈名录信息。照片中是一个小土堆,下方标注“张保成烈士墓”字样。英烈名录信息记载:张保成,人民解放军某旅平顶山籍战士,1948年在解放洛阳战役中壮烈牺牲。
作为宝贵的红色资源,烈士墓为何会成为一个小土堆?张保成的遗骨在哪儿,是否已得到妥善安葬?检察官发出疑问。
为找到答案,检察官先后到宝丰县档案馆、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洛阳市烈士陵园,搜集、查阅张保成生平事迹。他们还深入褚庄村挨家走访,寻找烈士家属、知情人员,探寻烈士安葬的地点。在与烈士亲属和村干部座谈后,检察官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找到了张保成烈士墓。当时,墓地因年久失修,无人维护,无墓碑、无标识,只留存着一米左右宽的小土包,且周围杂草丛生,也许再经历几场暴雨,烈士墓就永远消失了。
经过检察官调查整理,这个小土堆背后的红色记忆重新被大众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