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案件在线

酒后驾驶的犯罪成本

发布时间: 2020-06-05

酒后驾驶的犯罪成本

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抑制,但仍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躲过交警的检查,一切就万事大吉。醉酒驾车是对自我的一种不负责任,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人身和财产的不负责任,除了犯罪成本更有其他成本等着你。

一、酒后驾驶的法律成本。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就属于酒驾,达成80mg/100ml以上就属于醉驾。酒驾、醉驾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饮酒驾驶=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再次饮酒驾驶=10日以下拘留+1000-2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饮酒和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④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⑤醉酒驾驶=约束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⑥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除以上处罚外,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不论是否造成后果,都按照“酒后驾驶罪”定罪,处拘役16个月,并处罚金。

二、酒后驾驶的经济成本。①保险不赔:《保险法》第六条规定,下列情况不论任何原因造成保险车辆损失,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驾驶人员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保险车辆。②巨额赔偿:酒驾发生交通事故,将加重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造成一人死亡的,要承担对死者家属的相关赔偿。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18年的赔偿标准,以上海为例:死亡赔偿金:城镇=1251920元(最高额),这金额还不包括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如果是和解的,可能费用会更高,根据被害人家属的要求赔偿。

三、酒后驾驶的职业成本。①公法检、公职人员双开。按照规定,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出现饮酒驾驶违法行为,除受到交通法规处罚外,还将被通报给纪检监察机关,受到纪律查处。醉酒驾驶机动车则构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酒后驾驶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 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罚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开除党籍。《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所以,达成醉酒驾驶标准,依据上述规定就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②律师吊证:根据《律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③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项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④工伤不赔:被单位辞退,且无赔偿,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工伤,不享受国家工伤保障。⑤公民不能入党、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⑥当兵或报考军校无法通过政治审查。⑦从事出租车、货车、客运车辆等营运行业的驾驶人,更是面临失业的酒后,尤其醉酒驾驶将终身不得从事营运类工作。⑧作为法定代表人无法顺利办理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中有规定: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四、酒后驾驶的其他成本。二次酒驾或醉酒后开车,即使不发生事故也会失去人身自由,面临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个月拘役的刑事处罚。而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①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子女造成阴影,因为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伴随终生,子女报考公务员、上军警学校、入党,政审时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②精神成本,一旦驾和醉驾被查处,因为会面临各种处罚,精神心理压力增大。③“酒驾醉驾”对个人信用记录,贷款、消费或受影响。

检察官提醒大家:酒后开车不仅影响自己的安全、家人的感情,更加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务必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拟文:张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