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 > 工作报告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1)

发布时间: 2021-02-09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23日在西安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民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0年全市检察工作情况 

  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疫情防控与检察业务“两手抓”,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聚焦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紧贴“十项重点工作”需求,细化工作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检察服务。 

  (一)全力服务疫情防控。护航“六稳”“六保”,市院出台依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复工复产31条措施,批捕涉疫犯罪44人、起诉44人,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7件;畅通12309检察服务绿色通道,组织670余名检察干警下沉一线协助抗疫。灞桥、长安区院分别批捕、起诉全省首例涉疫犯罪,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首批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市院对黄某销售伪劣口罩案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法院判处被告交纳逾百万公益赔偿金,并在新闻媒体公开道歉;阎良、高陵区院办理的涉民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促成企业缓缴行政处罚金,减轻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相关做法被《检察日报》刊载。 

  (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聚焦“十项重点工作”,制定服务西安追赶超越15条措施,建立与市工商联沟通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检察服务。起诉强迫交易、非法集资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20702人,办理洗钱案45人,依法追回赃款3150余万元,市院向金融系统制发的堵塞贷款审核漏洞检察建议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建议”。围绕自贸区、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市知识产权局签订产权保护“两法衔接”13条意见,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49人。树立平等保护理念,开展涉民企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变更强制措施2人,不捕不诉4人,清理挂案4件;积极回应民企司法诉求,办理涉民企纠纷案件589件,依法提请和提出抗诉11件,市院办理的某集团债权转让纠纷案为企业挽损560余万元。 

  (三)用心服务民生民利。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开展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专项行动,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两法衔接”,监督立案8件,起诉47人,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3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院办理的李某某非法经营药品案、任某某生产销售假药案,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食药监管执法司法典型案例。依法严惩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犯罪活动,起诉电信诈骗等犯罪233人,遏制利用公民身份信息实施犯罪,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起诉涉扶贫领域犯罪33人;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9人,帮助361名农民工讨回薪酬511.7万元;为因案致贫返贫群众提供司法救助202件,发放救助金312.6万元。未央区院办理的屈某某等5人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司法救助暨服务脱贫攻坚十大典型案例。全面做好市院对蓝田县唐付村脱贫帮扶工作,顺利完成整村脱贫任务。 

  二、立足检察职能,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探索市域治理新模式,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西安”“法治西安”建设。 

  (一)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收官战。深化“六清”行动,优化“六建”机制,完善工作制度15项,移送“保护伞”线索3条,制发检察建议123份,起诉涉黑恶案件29403人,依法起诉葛某某、张某某两起全国督办涉黑案件,涉黑案件全部清结。王某某、马某某两起涉黑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典型案例,未央区院办理涉黑案件“五个一律”工作机制,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推广;5个办案组、7名干警受到上级表彰,市院被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二)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活动。推进“平安西安”建设,批捕5523人、起诉9982人,起诉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52人;突出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起诉杀人、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215人,起诉“两抢一盗”、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多发性犯罪1568人。 

  (三)做实做细涉检信访工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便民利民八项措施”,开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开放日和信访积案清理,确保群众涉检信访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累计受理群众信访4020件,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路。 

  (四)积极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推动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落实,全市发出涉窨井盖检察建议44份,起诉1人,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14个,最高检在西安举办现场会推广“检察机关治理窨井盖西安经验”。发挥检察建议在市域治理中的规范引领作用,全市检察机关制发各类检察建议2302份,其中书面送达2149份、宣告送达153份,采纳率为99.8%5件检察建议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建议”。 

  (五)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起诉187238人,对涉罪未成年人不捕103人、不诉55人、附条件不诉51人,3起不诉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325名检察干警兼任法治副校长,普法教育覆盖10万余人次,新城区院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先进单位”;与市妇联共同建立保护妇女儿童工作机制,建成7家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中心。新城区院“青新工作室”、周至县院“爱在检徽下”办案团队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 

  三、强化法律监督,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发展 

  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推动新时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协调充分发展。 

  (一)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充分发挥22家驻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作用,监督立案250人、撤案256人,追捕、追诉636人。碑林区院办理一起涉外人员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促进我国与格鲁吉亚启动刑事司法协助和引渡条约签署,入选最高检第一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典型案例;发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并提出纠正意见590件;开展巡回检察10次,发出纠违通知和检察建议34份,规范刑罚执行和监管执法工作。 

  (二)强化民事诉讼监督。受理生效裁判、审判违法、执行监督1199件,提请和提出抗诉38件,发出检察建议669件。扎实开展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5家基层院与公安、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建立防范和查办虚假诉讼工作机制,摸排虚构债务打“假官司”、虚假仲裁等监督线索37件,办结25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33人。 

  (三)强化行政检察监督。注重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和“行政非诉执行一年攻坚”专项行动,受理相关案件347件,发出检察建议334件,化解案件41件。邑区院办理的某商贸公司不服行政处罚案,促成行政部门与该公司达成和解;临潼区院办理的涉自然资源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系列案,协助追缴土地处罚金700万元,均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四)强化公益诉讼检察。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与市秦保局、文物局等分别会签协作办法,协同各方构建“六彩检察公益之治”。扎实开展相关领域公益诉讼,发现线索1337件、立案1312件、办理诉前程序1271件、起诉19件。灞桥区院办理的灞河流域违建拆除案,保障“十四运”水上项目建设;雁塔区院办理的“养老保险金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省人社厅印发《规范查处侵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阎良区院保护涉军公益诉讼成效明显,被中部战区及七省政法委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先进单位”。 

  (五)协力反贪治腐。与市监委、市法院联合出台《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办案衔接配合,起诉监委移送案件8799人;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1011人。市院先后起诉咸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中秋,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薛浒等重大案件,1起案件被最高检评为职务犯罪精品案例;碑林区院依法办理全省首例“红通人员”境外追逃归国案。 

  四、深化司法改革,持续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加大司法改革力度,进一步推动司法办案公正高效。一是全面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两提高、一降低”总目标,提高认罪认罚量刑精准化和预期认可度,适用率和精准化率均达86%以上,精准量刑建议法院采纳率90%,律师参与率100%二是提升办案效率。通过发挥办案组优势、提前介入侦查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环节,“案-件比”由年初的1.95下降至12月份的1.15三是健全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市院出台《加强权力运行内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职责权限,规范权力配置,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案件办理全流程监控,有效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四是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坚持把公开听证全覆盖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来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法学专家、法官、律师等担任听证员,对233件案件实施公开听证,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结”,持续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五是深化“智慧检务”体系运用。疫情防控期间,两级院运用高清视讯系统开展远程提审690人次,确保检察办案及时有序推进。注重无人机航拍取证助力公益诉讼,为17起案件提供技术支持。六是推行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充分发挥业绩考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制发《业绩考评实施细则和计分规则》,加强对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等司法质效的考核,形成正向激励。 

  五、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把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77条具体措施,推动“五项要求”在西安检察机关落细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工作50余项。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扫黑除恶和公益诉讼工作,1名副检察长向市人大常委会述职。三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护航民企发展、宪法宣传等开放日活动,累计邀请1266名代表、委员和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监督检察工作。四是深化检务公开。邀请81名人民监督员监督执法办案活动55次;畅通律师服务渠道,全面提供预约服务,实现律师阅卷“随到随取随走”,累计接待律师3352人次,制作电子卷19323册,公开程序性信息16358条、法律文书8148份、重要案件信息1131条。两级院新媒体发布各类稿件20万余篇、视频40余部,组织新闻发布会和直播活动8场。 

  六、夯实发展根基,着力锻造过硬“检察铁军” 

  紧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全面加强检察人员素能建设。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组织104名处级干部参加2期政治轮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干警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专题业务培训54期。分批组织12家基层院赴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开展集中式培训,拓展司法视野,提升办案能力,18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专家人才库,1人获评“全国优秀女检察官”、5人获评“全省十佳公诉人”、2人获评“全省案件管理标兵”、2人获评“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肃清赵正永流毒及以案促改工作,组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和自查自纠;自觉接受省院党组巡视,认真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对6家基层院开展政治巡察和“回头看”,7名基层院检察长向市院述职述廉。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出台《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实施办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是争创一流品牌。紧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检察亮点工作,市院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三部委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院和阎良区院被中央政法委评为“第二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先进单位”,周至县院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临潼区院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获得省级以上集体荣誉35项、个人荣誉39项,32项工作经验和做法被上级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和全体干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四大检察”发展不充分,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依然薄弱,发现线索领域不宽,指导性和精品案例还不多。二是新的检察权运行模式尚未成熟定型,人员分类管理和司法规范化建设仍需加强。三是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弱项,案多人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着力解决。 

  2021年工作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年,是全运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落实、稳进、提升”检察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市委和省院决策部署,服务发展大局,强化司法办案,深化改革创新,建设过硬队伍,为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力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充分认识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二是全力服务大局和保障民生。紧扣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主题,聚焦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十四运”等重大部署,细化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司法办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更优检察产品。三是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安”“法治西安”建设。积极更新检察理念,协调发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以更高水平的检察履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城市安定、人民安居。做好司法办案“后半篇”文章,促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打造高素质检察队伍。抓管理、强内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检察领军人才培养,规范人员分类管理,以业绩考评工作为抓手,以政法系统教育整顿为契机,不断提升检察干警整体素能,努力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检察队伍。五是坚持不懈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和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政治高度抓基层强基础,把打基础作为关键之举,把强素质作为根本保证,全面加强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本次大会决议,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努力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贡献检察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