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同事眼中的“办案能手”、涉外检察领域的“青年新锐”。他扎根基层办案一线,将精益求精贯穿每一个办案环节,把群众利益牢系心头,主动迎接各类复杂案件挑战,累计协助办理各类刑事案件400余件。他持续学习夯实能力根基,积极为涉外检察工作添砖加瓦。他就是全国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人才库成员、西安市十佳公诉人,阎良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四级检察官助理徐政达。
“扎实的证据就是办案的底气”,2023年9月,徐政达协助办理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宗某、薛某和薛某某结伙多次盗窃民房院落和库房内的财产,公安机关将三名嫌疑人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该案中直接证据监控视频中嫌疑人均佩戴口罩,无法直接识别身份,且三名嫌疑人在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讯问时均作无罪辩解,拒不供述犯罪事实,这给案件审查带来较大困难。但徐政达仔细审阅案卷、多次讯问嫌疑人后,他发现三人辩解与在案证据相互矛盾,存在诸多疑点。
在这种情况下,徐政达仔细梳理证据,分析案情,认为间接证据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排除合理怀疑,建议员额检察官对三人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协助制作了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取证,补强证据链中的薄弱环节。在铁证面前,三名嫌疑人在庭审前相继如实供述了罪行。“结案不是终点,守护群众利益才是目标”,徐政达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处线索,将追赃挽损贯穿在办案的每一个环节。
2024年3月,在协助办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时,面对拒不供述的犯罪嫌疑人孟某,徐政达逐条梳理证据,仔细审查同案犯的每一次供述和嫌疑人的每一条聊天记录,认定赃款确系被孟某隐藏。他多次在讯问中开展释法说理工作,以扎实证据和耐心沟通敦促嫌疑人如实供述并积极退赃。最终,嫌疑人孟某主动退出藏匿的全部26.7万元赃款,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得以挽回,群众专程向检察机关表示感谢。徐政达说:“群众的笑容,就是对检察工作最好的肯定。”
“向世界讲好中国检察故事,是我们新一代检察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徐政达积极参与检察机关外事交流活动。为驻华大使夫人、利比里亚研修班学员等来访人员讲解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和陕西省检察院、西安市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他以流利外语阐释中国检察实践,向各国来宾传递中国检察声音。
徐政达还参与中亚国家检察制度研究项目和西安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状况白皮书英文版的翻译工作。2025年6月,徐政达参加第六期最高人民检察院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从全国10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人才库”的学员。 从检三年,徐政达以“办一案、精一案”的执着,在办案中淬炼专业底色,撰写的调研文章在《陕西检察》等刊物多次发表;以“向外看、向远看”的视野,在涉外法治领域开辟检察新篇。 “我将步履不停,继续以高质效履职办案守护公平正义。”徐政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