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古城文脉
近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与大唐西市博物馆共同设立的丝路起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正式启用,检察官和大唐西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参观交流。
“市域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其中国家级58处、省级107处、市县级263处。自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干警活跃在各处文保现场,开展寻访活动320余次,将检察履职深深刻入历史保护的脉络中。”6月26日,西安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王浩接受采访时说。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西安,一场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正由检察机关全力推进。检察干警用脚步丈量历史,以法治力量为文物保护单位筑牢安全屏障,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文脉传承下去。
2024年11月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在秦岭深处:西安市检察院、长安区检察院、秦岭北麓检察院团队深入子午古道中线遗址,实地了解其历史沿革和管护现状。在乡间田野:西安市检察院联合周至县检察院、县文旅局,借助无人机技术对秦蜀古道傥骆道段进行寻访,巡查保护机制落实情况;阎良区检察院干警详细查看汉太上皇陵保护状况及周边环境,对发现问题同步取证,为后续协同保护奠定基础。在渭水之畔:鄠邑区检察院干警联合区文旅局执法大队、祖庵街道办,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重阳宫进行全面“体检”,共商历史文化传承之策。
保护文物古迹,离不开法治的刚性约束和协同合作的智慧。全市检察机关通过个案办理和类案监督,深挖文物保护领域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力求从根源上筑牢保护网。
灞桥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4人盗掘古墓案时,深挖细查,成功打掉另外两个位于咸阳市、蓝田县的涉文物犯罪团伙,追缴回三级文物海兽葡萄纹镜一面及一般文物33组48件。该院移送起诉的3案14人均已被法院审理判决。临潼区检察院针对文物保护区内违建问题发出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依法拆除了违法建筑。同时,该院总结经验,制定《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实施方案》,系统梳理问题与隐患。周至县检察院长期关注老县城村古村落保护,就古树名木、佛坪厅故城保护及基础设施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并牵头制定协作机制,压实保护责任。莲湖区检察院则与大唐西市博物馆共建丝路起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通过“座谈+走访+共建”模式,建立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
寻访与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融入时代发展。
蓝田县检察院在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中,发现承载“吕氏乡约”精神的吕氏家族墓地存在保护范围不明、环境破坏等问题。该院以检察建议推动形成了“保护文物本体—修复文化空间—传承乡约精神”的全链条治理模式。同时,该院积极弘扬“吕氏乡约”,构建“研究—载体—传播”传承体系,打造“蓝约同守”检察品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全市检察机关线上线下齐发力,多渠道宣传典型案(事)例与成效。碑林区检察院在城墙景区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打造“益心碑林”检察文化品牌;莲湖区检察院在钟楼地铁站投放文化“寻保传”公益广告,利用大客流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有效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历史留下的不仅是古迹,更是精神的传递。”西安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史夏杰表示,将持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凝聚各方力量,让文化遗产在依法保护中得以传承,在有效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