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亲密伙伴。它们不仅为我们带来悦耳的鸣叫、灵动的身影,更在控制虫害、传播花粉、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鸟类等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鸟类生存,破坏着生态环境。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有责任向大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共同守护这些蓝天精灵。
这些行为不能有
首先,不能随便捕鸟。未经许可使用网捕、毒杀、弹弓射击等方式捕捉野生鸟类,无论数量多少,都可能涉嫌违法。有人觉得,像麻雀、喜鹊这些常见的鸟,抓几只不算啥,这其实是错的。这些鸟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抓它们同样可能违法。
其次,不要买卖野生鸟类。不管是在市场上、网上,还是通过熟人介绍,买鸟、卖鸟,或者帮人运输、保管野生鸟类,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哪怕对方说这鸟是“家养的”,只要实际上是野生的,参与交易就可能触犯法律。
另外,破坏鸟类的家也不行。擅自砍伐鸟类栖息的林木、污染水源、破坏鸟巢等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违法了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做了上面说的这些事,情节较轻的,将面临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捕鸟网、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但因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以及植保作业等除外。
情节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面临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狩猎罪】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检察机关温馨提醒
如果您发现有人捕鸟、卖鸟,或者鸟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反映情况。同时,如果发现有关部门在鸟类保护工作中存在失职,检察机关也会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他们依法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