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鄠检文苑】《乡土中国》——重视发挥基层法治工作中的“乡土智慧”

发布时间: 2025-04-27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鄠邑区人民检察院自成立“星光书友会”以来,多次组织书友会成员交流心得体会,相互推荐各自读过的好书佳作,真正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推动全院文化氛围越发浓厚,精神文明持续增强。

  今天星光书友会书友分享的书籍是《乡土中国》,该书是作者费孝通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调研所写的14篇社会学论文合集所著。书中提出了多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熟人社会”“礼治秩序”,至今仍在基层法治工作中鲜活存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兼顾“乡土智慧”,如何让现代法治精神在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是每一个基层法律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和值得深思的命题,此书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路径参考。

  书中展现了“无讼”传统与基层司法的现实碰撞,如刑事和解中认为检察机关介入是“多管闲事”、信访不信法、熟人社会“怕得罪人”时的证人出庭难等司法困境,与现实基层检察机关依法办案具有强烈共鸣,这要求我们坚持法律底线的同时,也要理解基层社会的运行逻辑,避免机械司法。

  基层检察工作不仅是法律技术的运用,更是两种文化逻辑的对话,真正的司法公正,既要恪守法律原则,也要读懂乡土社会的“潜台词”。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乡土智慧”,对轻微刑事案件探索“枫桥经验”式化解,重视刚性与柔性、普法与遵俗、改革与传承的平衡,在创新运用大数据提升办案效率的同时,保留“下乡走访”“炕头调解”等传统工作方法。正如费老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法治建设同样需要在文化自觉中寻找前进的路径。

    文字|乔 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