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书香检察 悦读人生||草木理想,读《万物的签名的零零碎碎》

发布时间: 2022-04-25
  

 

   

  你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付出生命里此刻全部的能量,是竭尽全力,毫不保留的。这本是接近终结的时刻,但它却这般宁静。

  读书,生命最美的姿态

   

  文|高陵检察院检察干警  潘艳丽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英国伦敦出版,立刻引起轰动。一个月后,年近六十岁的女植物学家阿尔玛读完这本书,泪流满面。哭泣是因为喜悦,达尔文的书印证了她的观点,懊恼的是当初没有发表,辜负了舅舅的期望。

   

  《万物的签名》描写的就是这个女植物学家阿尔玛的故事。

  阿尔玛出生于显赫的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勇敢智慧,母亲理性严格,培养了她理性的头脑,在研究植物方面有突出天赋,特别是对苔藓研究深入,阿尔玛发现了自然界里的生物发展机制,成就几乎堪比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生活富足无忧,她的一生却爱而不得、孤独而满足。

  这本书长达43万字,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孩提时期、少女时期、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整篇小说没有紧扣人心弦的精彩情节,也没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动人篇章,语言细腻诙谐,理性、冷静充满哲思,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喜悦。距离读这本书已经过去四个月,当初的感动和震撼此刻已然静默,我的头脑中只剩下“热爱、追寻、思考、未完成”这些碎片,就像寂寥夜空中几颗寂寥的小星星,长久无言,却在黑暗中默默闪烁着。

  “一个人极尽所能的不屈不挠能够找到尊严,说实话,有些时候,这个世界的哀伤令人几乎难以承受,而爱的暴力,阿尔玛想道,有时是最不留情的一种暴力。”爱是有力量和力度的,像我,恰好就不能承受爱之沉重。如果,被给予的爱是平和、温柔的,我可能不至于从18岁开始,就再也不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故乡和亲人,都在那儿,而我,除了我的胃,我眼中的景致,我再也不属于那里了,只能梦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光着脚在河里抓鱼,在童年的学校上课,在家乡的田野奔跑。或许,等年纪再大一些,才能和我的童年,和亲人的爱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再次拥有故乡。所幸的是,现在身边有一群可爱的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从不觉得有必要创造一个世界,来超越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在我眼中似乎一直够大、够美”。说来惭愧,对美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差,早已没有“听一朵花开的声音”的矫情,更不会为秋叶飘零而伤感,变得粗糙凌乱,常常因百无聊赖而自责,每每为时光飞逝而惊恐,人生的行程中,自己越来越像旁观者,就算指指点点也无力点拨自己,仍被抵不住的洪流裹挟而去。这种泥沙俱下的日子,风景必定是较少的,很久没有看过日出日落、没有听过雨声,常常计划着要去远方看风景,奔波而去发现也不过是一场错付。我熟知,我并非有过人的欣赏力,相反,我是麻木、迟钝的,对循环往复的生活厌倦不已,唯有逝去后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的”。

  “我只求了解这个世界。现在我可以说,在我走到人生终点之际,我对这世界的了解,比我来的时候多一些”。阿尔玛在学术上的成就几乎可比肩达尔文,九十岁的高龄还在孜孜不倦学习研究,但她依然希望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比来的时候多一些,有很多大师、名家,虽取得很高的造诣还依然自称“小学生”。或许有人觉得他们“凡尔赛”,我想相信他们是诚恳的,见过星辰大海的人,才真正懂得浩海无边。我也希望在我垂垂老矣,脑子里面依然繁华热闹,精神世界给我带来的丰盈和欢愉和知识给予的平和、冷静足以抵御岁月漫长。

  如前文所说,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震撼,有些过于自我和私密,有些不是浅薄的我能用语言表达的,如果你也喜欢,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寻找生命的印记,为平凡人生标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