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检察工作报告 > 财政信息

2014年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2-20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41  日在西安市长安区第  

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上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继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3年检察工作情况

2013年,我区检察工作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的严格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检察品牌提升”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完善执法规范体系,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贯彻打击刑事犯罪政策,全力维护长安和谐稳定 

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387528人,提起公诉400579人。一是坚持依法从严,稳准狠打击犯罪。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窃、抢劫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共批准逮捕上述犯罪嫌疑人173人,提起公诉202人,分别占批捕、起诉总人数的32.7%34.9%。二是严格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在依法从重从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同时,对于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慎捕慎诉,探索非监禁化处置方式,依法决定不批捕77、不起诉1422。积极探索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充分延伸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构建“平安长安”。认真剖析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多发性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180余份,督促完善治安防范机制。加强青少年维权,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庭审进校园等活动,在西北政法大学公开庭审起诉了“毒豆芽”生产销售案,数百名学生进行了观摩旁听,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二、严肃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始终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履行检察职责的重要任务,共受理各类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1件,立案侦查14 20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16,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人。大案1215人,要案22人,大要案比率达94%,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围绕民生热点严查职务犯罪。共立办发生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79人。查办了滦镇街办王家沟村村书记、村主任以虚假票据套取扶贫资金农村饮水工程款案,通过办案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同时注重树立深挖细查意识,严查窝案串案,先后深入农业、财政等关系民生部门立办贪污贿赂案件68人。围绕重点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街办村组干部、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为打击重点,查办建设施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44人。率先在全市牵头与区建设局、区城改办等九家单位会签出台了《长安区查办建设领域施工环境中职务犯罪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大局增强执法效果。对群众实名举报有关人员涉嫌职务犯罪问题,在查清案件的同时,无论是否立案,都及时将查处情况告知举报人,并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查办省宁东林业局付某等四人涉嫌玩忽职守,导致国有林木被盗伐175棵的渎职犯罪案件时,通过发检察建议,促使宁东林业局改善护林人员工作生活环境,从根本防止和减少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围绕机制创新提升工作品质。全面构建侦防一体化机制,在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开展个案同步预防,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办案工作区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管理机制,实行办案工作区“三分离”制度,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配置了手机检测系统、电子证物取证勘察箱等27侦查装备,提升了办案科技水平。

同时,积极拓展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域,在地税局等单位开展“争创零职务犯罪记录系统”试点工作,深入工行长安支行等12个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促进勤政廉政。与高新管委会、高新检察室签订检察服务协议,共同打造“阳光拆迁”。联合区预防犯罪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专题调研,制定出台“预防城中村改造职务犯罪多层网络联动新体系”,打造预防工作新模式。开展了“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预防调查工作,形成的专题调查报告受到区相关领导重要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开展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学前儿童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全面强化诉讼监督,努力维护司法公正

准确把握宪法定位,不断加强诉讼监督工作一是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共办理立案监督案件2833人,监督公安撤案34,纠正漏捕36人,追诉漏犯11人。向侦查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49份,均得到落实和改正。二是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对全区监外执行384罪犯进行了全面考察,建议法院撤销缓刑重新收监5人。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辅导300余人次,加强了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强制医疗执行检察监督调研工作,调研报告荣获全国课题调研二等奖。制定《强制医疗执行活动监督办法(试行)》,规范了工作开展。三是加强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顺利实现新旧民诉法的有效衔接和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共立案审查民事行政申诉案件8,提请市检察院抗诉1件。积极开展公益诉讼,通过向宁西林业局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就吕某盗伐林木案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已获经济赔偿,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四是加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共受理各类举报、控告、申诉等线索157件,检察长接访36件次,对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3万余元成立了“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检察院工作站”,开辟检察环节法律援助的新途径。筹备完成了“全国文明接待室”申报验收工作,率先在全省开通12309举报电话系统,确立了“三点一线”工作模式,构筑长安检察大控申工作格局,努力打造“民生检察”

四、深化机制改革创新,增强检察工作活力   

注重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更新,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开展检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一是深化平台推进检力下沉。积极开展“一社区(村)一检察官”活动,走访群众600余人、召开座谈会12次,为民办实事15件。协调解决了王曲中甘村两委会无办公场所、黎元坪村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先后对辖区内6个派出所和7个法庭的不立案、执行无结果、群众有反映的122件案件进行了执法检查,加强了基层执法办案监督。出台了《服务城中村改造工作办法》,先后深入常宁新区综合体等17个城改村,审查拆迁安置合同800余份,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8件,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 3次,保障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深化途径推进案件管理。构建“1351”案件管理体系,围绕提高办案质量一条主线,建立素能评价、风险防控、奖励惩戒三大保障机制,发挥案件管理部门“管理、监督、考核、服务、参谋”五项职能,提升执法公信力。全力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上线使用实行案件网上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用信息化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三是深化形式推进正风肃纪。出台贯彻落实了中央《八项规定》具体措施,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六条规范》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干警执法档案,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认真开展检务督察活动,切实加强了责任追究。建成了“两墙一廊一室三园”廉政文化基地,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廉政文化氛围。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提升公正执法水平。着力在丰富内涵求实效上出实招,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坚定政治方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开展“抓党建带队建、强素质树形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坚决抵制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征求干警对班子整体及成员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检察工作。院党组成员积极开展执法为民专题调研,形成了《检察机关服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等调研报告,提出了服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八字”要诀等解决意见,提升了班子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搭建需求培训平台,提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第二届“五子登科”竞赛,实行分类分级培训教育,将全院干警分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干警三个层次,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辅导为依托,开展提升决策力培训;院中层干部以西安市委党校为依托,开展提高执行力培训;检察干警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依托,开展提升法律素能,提高执法能力培训。今年以来,全院参加各类培训学习461000余人次,干警素能明显得到提升。

搭建才能展示平台,提高综合能力。与长安区教育局开展为期3年的“法律进课堂”试点活动,选派了9名办案经验丰富的优秀检察官作为法制教育课教师,每周向辖区中学生讲授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年轻干警综合履职能力。以“文化育检”为载体,举办了体育运动季等各类文体活动9次,营造了文明向上、和谐快乐的检察氛围积极开展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创建活动,举办了5期道德讲堂,用身边道德模范的力量带动检察干警见贤思齐、自我提升,弘扬道德风尚、倡导文明新风。

六、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服务长安建设

始终把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作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切实把区委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融入检察实务中牵头联合区人民法院、公安长安分局、环保分局会签出台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各部门分工、责任、程序及权限。这是全省首个建立公检法与环保四部门联动开展环境执法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转交的案件12件,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区人大常委会专项视察审议了我院派驻检察室建设和工作基本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院检察工作稳步有序推进,获得了多项荣誉。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工作单位”;被市检察院评为“先进基层检察院”等荣誉称号。同时,我院反贪、案管等十项工作经验被上级检察院推介30多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级四大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帮助,离不开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重视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面对成绩,我们认真总结,冷静思考,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检察工作发展还不够均衡,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还需进一步增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予以解决。

2014年检察工作任务

2014年我区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智慧型检察建设”为主题,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建设,为长安建设具有历史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体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以加强思想引领为核心,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上采取更实的措施。强化科学理论武装,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加大对国土、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商业贿赂治理、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打造长安预防村官职务犯罪新模式,建立由检察机关负责、有关部门配合、街办、村、组参与的预防村官职务犯罪工作网络。

二是以深化规范执法为主线,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正确执法理念教育,实施检察业务集中管理,健全检察业务考评机制,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进一步完善捕诉衔接机制,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突出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着力强化自侦案件质量和安全,逐案落实办案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大对执法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是以坚持务实为民为重点,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始终把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派驻检察室工作,主动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向农村、企业、社区延伸,构建覆盖广泛、信息畅通的检察服务网络等。推进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窗口建设,通过“检察长接待日”、“扶贫帮困”“党员社区联系点”等实现领导接访实效化、干警下访规范化、党员走访常态化,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升人民满意度

四是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关键,在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上要下更大的功夫。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强有力领导班子,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检察人才重点培养工程,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铸造职业精神为核心,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层次,深化检察职业道德培育,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坚持以强化科技应用为重点,加强科技装备建设,切实加强检务保障;坚持以塑造良好形象为主旨,强化自身反腐倡廉,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五是以打造阳光检务为抓手, 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检察机关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改革措施,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定期举办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深化检务公开,积极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紧紧依靠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

各位代表,为把长安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我们将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不断开创长安检察工作新局面,努力为长安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