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袁晗勃)八一建军节前夕,长安区检察院组织退伍转业干部和公益诉讼干警,到黄良街道北仁村散葬烈士墓开展缅怀祭扫活动。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胡宗南29军残部和西安守备司令杨德亮部逃窜到终南山一线,主力驻扎在长安县子午镇小五台山上。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妄图长期居守,顽抗到底。为彻底解放西安全境,1949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七一师和一七二师各一团趁夜色,向盘踞在小五台的蒋匪军发动强攻,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密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冲锋不止,战斗异常激烈。我军在黄良镇北仁村东北角元君庙设立了临时救护所,战斗中的伤病员被陆续送到这里救治,激战中有26名解放军战士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于是就地安葬。新中国成立后,长安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这次战斗,将小五台山更名为“胜利山”,并对烈士墓进行了整修,每年清明节都有当地百姓自发地来此祭拜,附近中小学也组织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六十多年过去了,烈士坟前的木制墓碑已腐烂灭失,墓园周边杂草丛生,荒凉破败,与元君庙共处一院,缺少英烈设施庄严肃穆的氛围。2019年11月,长安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实地勘查,现场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公共利益长期受到侵害向烈士设施的主管部门—长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发出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高度重视,主动和检察机关会商,提出下一步整改方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委托专业设计公司重新规划,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庄严、肃穆的新墓园拔地而起。
新墓园占地面积比旧址扩大了三倍,黑色铁质栏杆围绕着半个球场大小的墓园,墓园正中是一座单层砖石砌成的飞檐翘角墓碑,上书“小五台战役烈士墓”,主墓碑后,错落的冬青树丛间整齐排列着26座白色大理石无名烈士墓碑,每座白色墓碑上都刻印着一颗醒目的红色五角星,正代表着26名为党的事业、为了西安解放壮烈牺牲的年轻生命。
在烈士墓碑前,公益诉讼案件承办检察官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小五台战役概况,介绍了烈士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重温了那段枪林弹雨,前赴后继,攻克天堑的战斗场景,干警们受到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祭扫活动开始,退伍干警手捧鲜花,怀着崇敬的心情,恭恭敬敬的摆放在烈士墓前,并三鞠躬致哀。缅怀祭奠后,干警还在园区开展了义务劳动。他们有的拔除野草,有的擦拭墓碑,有的把园区建设时散落的砖头码放整齐.....四十余度的高温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背,干警们用自己实际行动,向牺牲的革命解放军先烈致敬。
本次缅怀祭扫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干警的身心受到洗礼和淬炼。他们纷纷表示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立足检察职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长安百姓提供更优质检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