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落实省院文化“寻保传”专项行动部署,4月22日,灞桥检察院干警实地寻访了国棉五厂职工楼,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助力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棉五厂职工楼始建于1953年,是上世纪苏联专家参与设计,是灞桥区现存保存状况较好的苏式建筑群之一,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西北纺织工业基地核心建筑群,其苏式风格的红砖楼房、拱形门廊和“工”字形布局,对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史和西安市早期苏式建筑风格、布局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这里曾居住过数千名纺织工人,承载着三代人的生活记忆,见证了灞桥区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寻访活动中,检察干警通过实地查看国棉五厂职工楼楼体外观、内部结构及消防设施,记录了建筑细节和保存现状,感受其承载的时代印记;同时向文保员、文物使用单位发放调查问卷,系统收集职工楼建设背景、文物保护现状等信息,梳理文物本体的“前世今生”。
下一步,灞桥检察院将聚焦文物保护难点,积极探索“公益诉讼+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让“检察蓝”成为守护城市记忆的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