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文旅发展与检察工作紧密融合,近年来,我院围绕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奋斗目标,深化“六个碑林”、聚力“六大攻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以“文旅融合”为抓手,用实际行动书写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
01检察履职,为文旅保护提供新方案
“碑林区文物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保护思路。”文物保护机构负责人表示。我院依托“益心”碑林——共护共享历史文化公益诉讼检察品牌,联合多家单位成立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工作站,会签了《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工作站实施细则》,成立“公益诉讼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打造了“1+1+N”巡查工作模式,积极与各区域网格员合作,将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检察“双进”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扩大破坏文物文化遗产线索的来源。
今年4月,我院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砖汉瓦复制技艺开展了寻访调研活动,探索建立“非遗技艺保护检察联络站”,激活法律监督职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中的保障作用,为秦砖汉瓦复制技艺在当代文化传承保护中贡献检察智慧。
02检校携手,为文化保护贡献新智慧
为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文物传承保护的新模式,用法治力量筑起古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墙”,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我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的“历史文化与文物检察保护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将高校资源和碑林区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合作,探索形成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校检合作成果,积极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高质效办案,一体化履职、融合性监督,共同打造具有碑林特色的先进工作经验,为守护文化遗产,促进文旅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活力。
03
“西安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林区检察院干警在西安城墙景区向群众介绍文物检察保护宣传工作。
活动现场,检察干警围绕文物保护领域开展了公益诉讼宣传,向群众发放公益诉讼宣传资料,宣讲西安城墙历史文化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意义、法律依据、受理案件范围。近年来,我院依托“益心”碑林——共护共享历史文化检察文化品牌,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走访的方式,积极宣传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宣传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社会成效等,提高群众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