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临渭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宏武作检察工作报告。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区检察院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区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目标定位,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8个集体、35名个人分别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三秦最美巾帼奋斗者等中、省、市、区表彰,11件案例入选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
一、聚焦中心大局,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审查逮捕397件660人,审查起诉572件965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自觉接受中央督导组督导检查黑恶案件2件,翻查涉黑涉恶案件6件。依法办理涉毒案件20件64人,联合11家单位召开新型麻精类药品失管涉毒问题整治座谈会。从严惩治涉邪教、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杀人、抢劫、枪爆等案件30件84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共出台17项具体措施,办理涉企刑事案件23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企刑事案件1件,举办服务企业发展法治大讲堂,征求企业代表意见建议20余条,走访回访涉案企业5家。与秦创原(临渭)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监督立案1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件。会同区工商联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协作的意见》,建立共建互通联系机制。
服务保障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包联帮扶工作,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村道硬化430米,更换村道路灯46盏,协助包联村实现全村通天然气。开展涉农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监督,督促清理河道内生活垃圾20余吨,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履行高标准农田管理职责,督促增设并完善农药包装回收装置、健全回收台账,从源头上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开展平安临渭建设,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生态环境宣传周、“三官一律”进社区、平安建设法治宣传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余人次。积极开展社区共驻共建,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夜间巡逻等志愿服务。
二、聚焦司法为民,以高质效检察举措守护民生福祉
用心用情做实“检护民生”。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案件103件200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份,追赃挽损2200万余元。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7件,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22.5万余元。开展外卖、月子餐配送等新业态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72份,立案9家,罚款3万余元,没收过期食品109公斤。开展违规支付医疗保险基金和漏征环境保护税检察监督,督促追缴国有财产损失20万余元。聚焦人防工程设施保护,督促人防工程使用备案108个,墙体涂色2.6万平方米,安装标识牌190个。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1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3.7万元。
积极回应群众涉检诉求。接待来访群众117人次,处理群众来信来电252件,检察长接访6次,均按照7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125件。深化检察“双进”工作,制定我院《关于推进信访矛盾一体化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的规定(试行)》,与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高新分局、渭北分局制定《关于联动化解涉法信访工作办法(试行)》,助推矛盾纠纷溯源治理。“融、听、暖”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工作法被省委政法委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案例。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综合保护工作,审查逮捕58件124人,审查起诉67件146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件,帮助1名未成年人变更监护权,纳入民政部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范围。开展法治进校园16场次。针对强制报告制度履行不到位、“控辍保学”监管责任不到位、宾(旅)馆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5份,均已整改。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附条件不起诉“1+3+N”考察帮教新模式,与渭南2所高校共同签署《“检学研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联合15家单位会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区教体局会签《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工作实施办法》。检察建议、工作经验获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
三、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持续优化。办理立案监督案件32件,侦查活动监督案件105件,审判活动监督案件2件,纠正漏捕、漏诉17人,提出抗诉1件,得到市院支持。适用认罪认罚案件508件806人,认罪认罚适用率91.7%。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办理职务犯罪案件8件8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份,督促犯罪嫌疑人退缴违法所得780万余元。依法推进轻罪治理,推动审查起诉阶段适用速裁程序案件149件,适用率36%。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监督纠正提请不当减刑案件59件,建议不予减刑46件;针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严重违法行为书面提出纠正意见60件,制发检察建议5份,监督意见采纳率100%。圆满完成对富平监狱、潼关县看守所、蒲城县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稳健推进检察侦查工作,摸排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3件,路某某玩忽职守案侦查终结后作出有罪判决。
民事检察稳步做实。受理各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46件,制发检察建议40份,均回复采纳。开展第三人侵权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违规报销医保基金专项监督,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份。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排查套取信用卡资金转借他人、裁判文书法条引用不规范等线索224条,制发检察建议9份。与临渭区、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建立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线索移送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行政检察规范推进。受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0件,制发检察建议30份,均回复采纳。针对交通出行、网络信息、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案件,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意见31份,督促作出警告、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加强行刑反向衔接,与区文旅局会签《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实施办法》,制定内部流转实施办法,接收行刑反向衔接案件122件,提出检察意见55份,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52件,工作做法被最高检刊发。
公益诉讼做精向好。以“清渭源”品牌为引领,持续追根溯源,推动社会治理,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0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9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份,回复整改率100%。4案分别入选陕西省检察机关“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公益诉讼典型案例、“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国土国财领域案例专刊、国防和军事利益专刊,1名公益诉讼志愿者获评全省优秀志愿者。
四、聚焦固本强基,以高质效自身建设锻造检察铁军
一以贯之筑牢政治忠诚。从政治上着眼、法治上着力,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全干会、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52次,学习政治理论文件文章110余篇,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区委政法委请示报告5次。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统筹谋划安排,搭建学习平台,举办党纪学习读书班,组织干警参加廉政教育4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阵地管理、舆论宣传,确保检察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持之以恒提升专业素能。强化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组织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42班次,开展书记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政策理论宣讲、业务专题授课8场次。撰写调研文章43篇,被省、市级刊物采用17篇。加快青年人才培养步伐,通过组织检察官助理参加检察官联席会、列席检委会、庭审观摩等方式,参加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政治业务融合案例展示、品牌展示、精品课程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检察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久久为功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规定,常态化开展督查通报。配合完成对全区发展对象、荣誉表彰候选人进行政治审查300余人次。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全年上报101件。接受十七届区委第六轮巡察并积极整改。
坚定不移接受外部监督。接受区人大专题视察,并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情况;区政协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听证案件54件。邀请5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检察开放日等各类活动16次,收到意见建议4条,均整改回复。深化检务公开,公开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763条,法律文书54份,接待群众查询案件104人次,律师阅卷220人次。
2025年工作展望
2025年,区检察院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十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将检察履职融入大局、服务大局,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能力和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更优检察实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渭新篇章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统领。
(二)以更高标准服务发展大局。
(三)以更高质效开展法律监督。
(四)以更实举措守护民生福祉。
(五)以更高要求淬炼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