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33363001
举报专用电话:0913-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 > 检察动态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分享——瞬间铸就永恒

发布时间: 2022-06-21

近日,临渭区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乐天读书分享会第二季,现将院政治部卢嘉月同志所作的分享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序言 

在上季的读书分享会中,有同事为大家介绍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部历史特写集《人类群星闪耀时》。 

1.图书简介: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茨威格用14篇扣人心弦的历史特写,回顾了世界历史上一些最为重要的历史性时刻,他们或许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某一分钟,但其影响却超越时间,空间,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辉。 

2.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犹太人,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的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昨日的世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等。 

3.文学风格: 

之所以将这本书称为“历史特写”,斯蒂芬·茨威格在《序言》中解释说:“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真实性,因为历史本身在那些非常时刻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须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所以他把这十四篇作品称作历史特写,而不是历史故事或历史传奇。 

作者茨威格文笔华丽、文风浪漫,以史诗之笔,描绘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他非常善于借助戏剧化的行文将微小的细节作为影响命运的重要因素。14个故事,莫不如此。 

4.内容简介: 

14个故事体现的精神品质各有侧重,大致能分为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三类,这里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做简单介绍。 

在《遁入不朽》中,西班牙逃犯巴尔沃亚在远征中发现太平洋,完美诠释了大航海时代的探险精神;在《一夜天才》中,法国普通士兵鲁热在群众激情的推动下,一夜间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马赛曲》;在《决战滑铁卢》中,拿破仑与整个欧洲的战役僵持焦灼,却因为元帅格鲁希犹豫了一分钟,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失败;在《征战南极》中,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及其团队在残酷的严寒天气里前往南极,历经艰辛,却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他们没能成为历史上第一批登陆南极的人......茨威格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人类的历史在什么样的瞬间被怎样的改写,这里面有普通士兵,也有千军统帅,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那个改变世界的人。 

现在大家也能看出,《万历十五年》和《人类群星闪耀时》,虽同为讲历史的书,但其实是两种历史史观的体现,大历史观和小历史观,即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成就时势,不同的历史观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若是历史以英雄为主,那么历史也就失去他真实的一面;而若是历史以时势为主,历史则遗失了它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对不同的历史观在此我们不做深入讨论,只是带领大家以不同的角度来回望历史。 

《跨越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2021年,中法海底电缆项目正式动工,这条海底电缆长达12000公里,连通中法两国,串联亚欧大陆,对于中国和法国都意义非凡。海底电缆现已有近170年历史,可由于技术复杂,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困难的大型工程之一,这个故事就与100多年前第一次铺设跨洋电缆有关。 

1858年,在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电报传输实现了。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在浩瀚的大西洋里铺设一条长得几乎没有尽头的海底电缆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菲尔德失败过三次,不仅浪费了大量金钱,还被投资人与民众指责。不过,一桩奇迹或者一项非凡事业要想获得成功,一个人本身的信念往往是占第一位的。失败六年后,一直保持沉默的菲尔德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他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人类的声音第一次跨越了大洋,从彼时彼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人类能从地球的这一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离不开菲尔德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努力。 

《封闭的列车》 

接下来的故事有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主人公,他就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列宁。列宁先生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掀起十月革命,这篇《封闭的列车》便与列宁从流亡地返回俄国的经历有关。 

列宁先生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前,因为组织工人罢工被迫在欧洲流亡16年,但在流亡途中,他始终心系俄国革命,密切关注国内形势的发展,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回俄国去,亲自领导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国家。他一方面通过报刊,指导国内同志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做夺取政权的准备,同时与身边的同志商讨选择什么路线能尽快回国。 

 当时战争尚在进行之中,列宁被封闭在中立的瑞士,通过英、法回国不太可能,而取道德国回国势必招致猜忌和污蔑。但列宁顾不上这些,为了尽快回国毅然决定走德国线。德国政府开始时不允许列宁穿过德国领土回到敌对的俄国去。在中间人的斡旋下,德国政府认为反对俄国政府的列宁回到俄国或许对战况有利,于是终于允许列宁等32位俄国政治侨民乘坐封闭的火车车箱穿越德国,辗转回到阔别已久的圣彼得堡。这样,列宁永远地结束了海外的流亡生活,领导了震惊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而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原文: 

但是,事实却无声地做出了回答。当火车驶进圣彼得堡的芬兰火车站时,巨大的站前广场已经挤满了成千上万名工人和前来保护他的卫队,他们正在翘首盼望着这个流亡归来的人,《国际歌》骤然响起。当列宁走出车站时,这个昨日还住在修鞋匠家里的人,此刻已经被成百上千双手抓住,并被高举至一辆装甲车上。聚光灯从房子和要塞射下来,聚集到他的身上。也就是在这辆装甲车上,他向人民发表了他的第一次演说,所有街道都沸腾了。之后不久,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十月革命开始了。炮弹射出,击中和毁灭了一个帝国、一个世界。 

十四篇历史特写揭示人类生命进程中,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作者用十四幅精彩的人物画像将这些历史玄妙的瞬间延长、放大,揭露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辉煌或黯淡,或激情或绝望,但都凭着发现、创造与拼搏,构成了象征着人类信仰的闪耀群星。 

历史让我们看到自身的渺小与无知,也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平凡与可能性。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目标,坚定信念,努力奋斗,成为有准备的人。在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时,我们能够自信的微笑,走向自己的高光时刻,成为最闪耀的星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