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 > 理论调研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18-12-05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李逸强
 
       红色文化蕴涵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既要注重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为其注入时代元素,增强其亲和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渭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渭华起义精神是我们感悟初心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老精神是锤炼我们党性修养的“压舱石”。作为检察机关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渭华起义精神、习老精神这些红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使红色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我们要把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作为传家宝,深刻领悟“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要从习老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学习他“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思想境界、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不断接受红色洗礼,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凝聚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一、要感悟红色精髓,筑牢检察干警的理想信念
       坚定信念是渭华起义精神的灵魂。信念坚定、理想支撑是渭华起义的根和魂,也是渭华起义精神的原点和内核。渭华起义第一天就成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崇凝区苏维埃政府。随后,基层苏维埃在渭华大地普遍建立,前后共建立48个区、村苏维埃。这一完全迥异于历史上任何政权形式的政府样式,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集中体现了当时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是源于这种信念,渭华起义的先烈们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屠刀下视死如归,展现了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老是从渭南走出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习老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虽历经磨难而矢志不渝。习老很小就投身革命,在立诚高小上学时,在校长严木三的引导下,他接触了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共产党人发表的文章,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3岁就加入了共青团。1928年3月,年仅15岁的习老因“三师毒案”被捕入狱。在狱中,习老年龄最小,但信念坚定毫不畏惧,把监狱作为课堂,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经一同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武廷俊介绍,习老在狱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因此,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就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我们党经受住了枪林弹雨、生死存亡的浴血革命考验,经受住了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考验,经受住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改革开放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关键就在于他们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就在于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 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事实和实践充分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只要用理念信念筑牢精神支柱,就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挑战,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作为检察机关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工作,积极组织全体检察干警重温入党誓词,高唱红色歌曲,瞻仰革命遗址,深刻接受红色教育,学深悟透渭华起义精神、习老精神的精髓,汲取红色文化精华,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要秉承红色传统,坚定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灵魂。渭华起义精神的核心,就是听党指挥。1928年3月,陕东特委要求许权中旅准备配合渭华地区农民暴动。“为加强许旅党的工作,中共陕西省委又派刘景桂(志丹)、谢浩如(子长)、唐澎等到许旅工作。军内的党组织也有了相应发展”。[2]随后省委书记潘自力从上海带回了中共中央《陕西工作决议案》和中央给许权中的信,信中明确指出许权中旅的行动方向。尽管在讨论执行省委指示时发生了一些分歧,许权中带着部队去打潼关,但是为了执行省委指示,许权中还是派教导营前往渭华地区。这时唐澎向许权中提出,早日执行省委指示,去渭华参加起义。刘志丹心急如焚地说:“渭华人民已经起来了,急盼着我们。”最后,刘志丹等人通过党组织系统立即通知部队撤出战场,奔赴渭华,到达了华州高塘。许权中部队被拉走,他还是服从党组织决定,连夜赶往高塘,参加了起义。可见,渭华起义之所以能成功爆发,关键就是服从党的决定,执行党的政策,做到了“听党话、跟党走”。因此,忠诚于党、维护党中央权威是红色文化的内核,是共产党人政治过硬的集中体现。
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在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指出,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讲政治,既要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又要把维护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作为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检察工作中。因此,秉承红色传统,就要使检察机关干部像革命先辈一样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恪守政治立场,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曲直;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党章意识,强化“四个服从”,坚决执行中省市委和高检院省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履行监督职责,做到步调一致,令行禁止;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上级院领导下级院的规定,把讲政治贯彻到落实到每一项检察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中。
三、要品味红色蕴含,树立司法为民的检察精神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红色文化的本质,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本要求。习老一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颁行的十大政策,还是在西北局“当好人民的勤务员”的承诺以及主政广东期间解决“偷渡外逃”等问题,无不彰显了习老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961年,习老收到家乡反映灾情的来信后寝食难安,当即指示省政府调粮救济,帮助群众渡过了粮荒,就这样,他还不放心,又写信给富平县负责同志,要求“把返销粮食问题当大事来抓,要公平,不要让群众饿肚子 。”习老一生本色不改,一直善于使用并主张使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成为他懂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鲜明特色。1978年夏天在广东梅县调研时的习老戴着草帽,走到那些泥土地里,把裤腿绾起来,显得非常自然;见到农民,和他们打招呼,谈话都很随和。正如他自己说的,“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细细感悟这些红色文化的本质和根本要求,深深品味这些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那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水平和更丰富内涵的需求和要求。我们检察机关必须主动对标对表,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新时代检察工作水平,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为人民群众、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要深入实际体察民情,抓住民生聚焦点,思群众所思、急群众所急,对群众的“痛点”有“痛感”,真正将司法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到内心深处、体现到行动之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一是要强化法律监督,切实服务民生。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要全面准确把握检察工作服务民生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加大打击侵犯民生犯罪的力度,重视打击和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撤迁、抢险救灾、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的犯罪,坚决惩治损害民生的犯罪;强化诉讼监督,坚决监督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用办案的力度和成效,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二是要关注社会热点,找准服务方向。要紧紧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加大涉及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销售公益诉讼案件监督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要深入推进检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依法打击扶贫领域犯罪,加强对扶贫领域案件的监督,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三是要突出检察职能,拓宽服务途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落实检察工作服务民生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检务公开,打造“阳光检察”,搞好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和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更好发挥检察机关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方面的职能作用。要立足检察职能定位,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检调对接、社情民意调查和反馈、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工作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
四、要永葆红色生机,打造法律监督的特色品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习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早在南梁时期,习老就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完整的“十大政策”,即土地政策、财经粮食政策、军事政策、对民团政策、对土匪政策、社会政策、肃反政策、对知识分子政策、对白军俘虏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如土地政策规定“田、苗一齐分,因农民最需要的是苗,如分田不分苗,就会降低农民情绪”;民团政策方面“对保持中立的民团教育争取,使他们向我们靠拢”等做法,都是从当时的革命实践和实际出发,巩固发展了革命根据地,使陕甘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老三次保护西安古城墙的事迹,也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早在1950年,西安就提出了拆除古城墙的计划,习老坚决予以反对,并强调指出“一动就会乱”。在大跃进运动中,全国都掀起了拆除城墙的热潮,北京、南京等地城墙相继被拆除,西安古城墙垛口也几乎被拆尽,南城墙西段外包砖全部被拆走。习老在接到西安的报告后,立即安排国务院秘书厅致电陕西省和西安市停止拆除城墙。他说,“城市的历史要延续下去,应该留下一些历史符号,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是空的。中国是文明古国,一定要把老祖先留下的东西保护好,不然人家外国人不相信你是文明古国,因为你没有实物。”[3] 1955年,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讨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方案和计划时,习老认为这个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到黄河含沙量极高,河道容易淤积的特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应该缓建,至少待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后再建设。今天看来,依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习老最早提出要让广东先走一步,搞改革开放。但支撑这一大胆设想的,正是习老实事求是的态度。治理“偷渡外逃”,是当时广东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1979年1月至6月,深圳收容所收容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一段时间偷渡外逃问题被当作敌我矛盾看待,偷渡的人被称作偷渡犯。习老主政广东后,深入毗邻香港的宝安县调查研究,他认为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并提出吸引外资搞加工业、恢复边境小额贸易等问题要“说办就办,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对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正是这样实事求是态度,习老才向邓小平提出“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走一步”,这是建立经济特区的第一声呐喊,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这些也正是习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去学习、去借鉴、去实践。要推动检察工作跨越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大胆创新;要打造检察工作的特色品牌,更离不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因此,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做司法办案的大师,倾力打造渭南检察品牌。要按照省院提出的“一核引领、两轮驱动、多点突破”的要求,强政治、抓办案、谋改革、铸铁军、创一流。要落实好市院制定的《关于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实施意见》,把每一个案件、每一次出庭、每一份检察建议和每一次接访当作信仰去追求、去完成,把检察产品的品质从99%提高到100%,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提升渭南检察“一优两精品”和“执法爱民模范”的品牌知名度。要坚持突出检察特色,不断推出亮点。实现“转职能、转观念、转方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均衡强势发展。要扎实抓好“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为全省创造新鲜经验。加强机制创新建设,要大胆探索实施市院制定出台的捕诉合一办案规程。积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和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侦查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新型的侦捕诉审关系,强化检察机关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健全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确保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同时,通过抓好原侦查监督和公诉岗位检察官“结对子”活动,将重心放在出庭支持公诉上,既注重强化实施精准监督的能力,又注重提高公诉实战能力,使其相得益彰。要抓好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相结合的刑事执行新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刑事执行巡视检察实施办法;要扎实开展财产刑判项执行检察监督和重大案件侦结前合法性核查试点工作,抓住高检院在渭南建立刑事执行检察联系点的机遇,不断扩大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知名度。要以虚假诉讼和违法行为为监督突破口,通过解剖麻雀,深化对民事行政裁判结果监督、审判人员违法监督及执行监督;同时,综合分析近年来民事行政裁判案例,探索开展类案监督和专项监督,重点在提高监督精准度和影响力上下功夫,达到监督一件,警示一片的效果,通过办案影响司法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主动做好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安全”专项监督和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制定落实关于秦岭北麓和黄河、渭河流域专项整治方案,不断拓展检察公益诉讼的领域。要按照省院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智慧检务建设。要善于运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宣传智慧,大力加强检察新闻宣传,加强门户网站、“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建设,推动检察融媒体发展。
五、要弘扬红色精神,牢记勇于担当的职责使命
       “不怕牺牲”、“矢志奋斗”这是渭华起义精神的特征和品质。渭华起义伤亡惨重。如总司令唐澎与敌血战,弹尽援绝,壮烈牺性。陕东赤卫队中队长王春龙被“清乡团”抓回后,将烈士推到十余丈高的崖下摔死。在渭华起义旧址留下的“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15个大字,就是矢志奋斗的最好说明。高塘大王村的革命志士王继祖同志出狱后,将自己在狱中所戴的脚镣手铐让铁匠打成了铁项圈戴在儿子身上,寓意让后辈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刘志丹、谢子长带着革命的火种回到陕北继续斗争。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后来说:“志丹有了渭华起义的经验,在陕北才搞得好了。”经过不懈努力,刘志丹和习老等人开辟了以陕北安定、陇东南梁、关中照金为中心的三个根据地,并使得陕北、陕甘边苏区连成了一片。陕甘宁边区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同志曾评价到“我常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从渭华到照金、到南梁、到保安,再到延安,西北革命进而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就异常清晰了。习老精神重要一条就是“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1932年兵变失败了,但习老并没有消沉,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北上照金寻找陕甘游击队,刘志丹见到习老后说“我失败的次数比你多得多”“干革命还能有不失败的时候?失败了再干嘛!”面对革命的多次失败,习老始终乐观对待,当王秦吉起义部队来到照金的时候,负伤还未痊愈的习老就乐观地对他说,“想跑的跑了,革命意志坚定的都留下来了。有了这个力量,咱们以后就好大发展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伴随习老一生,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
这些红色文化精神展示了共产党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刻印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实践与宏伟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这就必须做到责任过硬,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因此,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在紧要关头能冲得上,在危险时刻能豁出去,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善于解决问题。这既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勇气,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也是检察机关全体干警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精神。面对复杂的执法环境,我们要用担当精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从检察机关宪法定位出发,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责任,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切实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要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配套改革,及时修订各类权力清单,调整完善办案组织,优化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新型办案团队,加快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切实把“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高检院和省院内设机构改革总体方向,坚持偏平化管理与专业化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内设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整合,职能优化,推动司法人员回归办案一线。要完善与监察委的街接协调机制,制定案件移送证据标准,逐步建立起更为明确、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要积极参与和保障“三大攻坚战”,建立专门工作机制,设立专业化办案组织和指定专门办案人员,坚持严字当头。强化刑事法律监督,形成高压态势,从严惩处危害金融安全、妨害精准扶贫、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司法,准确把握涉及营商环境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企业违规与个人犯罪等界限,确保打击犯罪与保护企业鼓励创新相统一。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办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积极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坚持在一线办案中指导引领办案,在监督中指导规范监督,通过行使对个案的审核权、案件移转权以及法律文书审核等方式,实现对办案的统一指挥和领导。要全面落实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要着力抓好省院党组第二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严格对照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定期盘点、跟踪问效、对账销号,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要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对办案组织和检察官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司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检察官惩戒工作办法,构建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机制。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精神族谱,把伟大的渭华起义精神、习老精神融入全体检察干警的血脉,以高度负责、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渭南检察工作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