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信息

探看洛河丨解放村

发布时间: 2022-06-22

  树有根,水有缘。 

  假如你问到一个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大荔的本地人,你的老先人在哪里?如果他回答你,在段家镇解放村甜水沟。那么,请你一定相信,他不是开玩笑。 

  当然,这里的“先人”一定不是指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的先人。是指“大荔人”。 

  大荔猿人遗址在大荔县段家镇解放村甜水沟。甜水沟在铁镰山和洛河之间,是洛河岸边地形比较宽阔的地带。崖底下,有两块碑。一块是甜水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块是大荔猿人遗址,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谁”第一个站在岸边眺望这一弯河流?是“谁”第一个采摘尝吃了野树上的第一颗山果?是“谁”第一个在岸边肥沃的土地上撒下了第一粒种子?是“谁”在崖下搭起了第一座茅屋茅舍? 

  可以确定,一定没有人能说清楚。是的,时间太久远了。久远到距今大约20万年。纵使脑洞大开,也无法具体想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我们要感谢那些考古学家,他们从完整的头骨化石断定,大荔猿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8万_23万年。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它填补了我国历史上人类由蓝田人向丁村人过渡的空白;对研究中国古人类的演化很有价值。从文化遗物可以得出打制技术的原始性。从动植物化石判断,那里的气候是温和的。表明在大荔人生活时期,当地属森林—草原型环境。 

  以上是专业人士的表述。 

  太阳偏西。巷里有人端了饭碗聚在门口吃饭。没有人关心20万年以前这里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等待他们的,是去年洛河施虐后要清理的水渠、果树地、庄稼地和要整修的生产路。 

  没有人诅咒洛河。河水湍流不息,生命就在。人在,希望就在。村里人说,荔北战役国民党溃退的部队都叫洛河挡住了,受个灾算个啥,两年就翻过身了。多硬气的话!多硬气的解放村人! 

  站在岸边,视线最北尽头是一架桥,东西方向,连接蒲城大荔。桥附近,是一座退水大坝。遇水架桥,遇山开路,这是我们远祖教给我们的生存技能。后来,成了我们生产生活致富的宝贵经验。 

  河岸对面,蒲城人正在加固堤坝。 

  《道德经》云: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地人同理。 

  洛河从北向南在这里宽阔了许多。它携带着历史,也走向更远的土地和人民。它是在向我们的远祖致敬,也是在祝福勤劳朴实的甜水沟人民。 

河流是一弯水,它经过了什么就一定留下了些什么。前提是,你一定先给予了它什么。洛河,在解放村留下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慰藉了人类历史的空白,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