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文化 > 检察风采

【读书分享】——读《习近平在厦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0-05-06

   渭南市检察院以网络形式开展读书分享活动,通过阅读分享展现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第一期书目《习近平在厦门》,第三位分享者:闵秦粤。

读《习近平在厦门》心得体会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太寻常的开篇,新冠肺炎肆虐祖国大地,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习总书记大年初一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做出超强部署,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大多数人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特殊的春节,宅在家。待在家中就是人民群众为“防疫攻坚战”做贡献。我也借这段时间系统完整的学习了《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这本书客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直击我的心灵,让我深受感动、深受启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为民解难,“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让我为之触动。我深深感到,要想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党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必须把主席讲话、主席故事转化为我们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一是必须把主席讲话和主席故事转化为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作为检察机关的一名书记员,要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把筑牢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作为根本准则来遵循,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拥护党的领导,做到听招呼、守纪律、懂规矩,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都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做到有损党的形象的话不说,有损党的形象的事不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始终不渝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必须把主席讲话和主席故事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新人,我清醒的认识到检察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本职岗位作为自己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安心静脑,不管身后有多大的拉力,不管面前有多大的阻力,都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吃苦当收获、把批评当鞭策,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学习、刻苦锻炼,高标准完成领导赋予的各项任务,在践行宗旨的历程中磨练自己、在打造精品的进程中提高自己、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强化自己。

     三是必须把主席讲话和主席故事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岗位实践,我深知法律政策研究室既是综合部室又是业务部室,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这就要求我必须把转变作风的各项要求与个人所负责的工作、所履行的职责挂钩,不折不扣地把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好,把每一件具体事情办利索。工作中敢于讲实话报实情,面对问题,不当瓦匠,“掏浆糊”;不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要当铁匠,勇于实打实、硬碰硬,原汁原味汇报情况,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不让差错在自己手中出现,不让任务因自己延误,不让检察机关形象因自己受损。为人处事中要坚持原则实实在在,自觉锤炼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一个生活简朴、思想富有、品行端正的人,用实际行动维护检察机关形象。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总有高山急流或风雨雷电,就像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但只要我们坚信党的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就会迎来春暖花开。在工作中,我也要始终保持着这样一颗攻坚克难的决心,以昂扬的斗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谱写人生新篇章,就一定会收获阳光。

作者简介:

闵秦粤,女,2016年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就职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励志格言:

要活成两种样子,发光和不发光。不发光的时候,都是在为发光做准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