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粉丝经济空前兴盛,粉丝和艺人之间的距离却日渐模糊,尤其是践踏规则红线的“私生饭”行为更是让当红艺人们苦不堪言,既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极端写照。
艺人的愤怒和无奈
“请停止继续给我打电话!忍无可忍了,一再打着粉丝的名义,白天打晚上打早上还打,拉黑了换号再打,这不是粉丝行为,是冒犯和骚扰!”今天,某女艺人因电话泄露发微博。
面对信息外泄被疯狂骚扰,不少艺人不得不发文呼吁,言辞无奈愤怒,但却收效甚微。
事实上,在我国已有的法律中,泄露并买卖个人隐私是违法行为,但在“私生饭”圈里,这些法律规定仿佛被淡忘。一些极端粉丝将恶意泄露的个人信息视为“追星福利”,无视其对艺人造成的巨大伤害,恶性循环不断。
但他们忘了,艺人亦常人,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私生饭”行为是侵犯个人信息的极端情况,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私生饭”触犯了哪些法律
有一些“私生饭”追逐艺人乘坐的车辆,与其竞速,生怕错过了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轻者可能只是被交警处罚,扣分交罚款。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的相关规定。若造成任何交通事故,则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甚至有可能上升到危害公共安全罪。
“私生饭”之所以可以盛行,“得益”于有人提供艺人的私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提供前述信息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或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情况,均属于“情节严重”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