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新闻信息

世界艾滋病日 | 知艾防艾,不再谈“艾”色变

发布时间: 2020-12-01

今天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

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许多人谈“艾”色变,

听到“艾滋”两个字就避之不及,

科学预防疾病很有必要,

但过度的恐慌不可取哦。

弄清这几个问题,

艾滋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免疫能力损害的传染病。与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同,所以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首字母缩写AIDS,中文音译为艾滋病)。

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经性传播和经母婴传播。近年来,经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没有体液交换的日常生活不会传播,例如蚊虫叮咬、完好皮肤接触体液、拥抱握手、共同进餐等。

 

 


生命的恶魔

 

 

人类感染艾滋病后自身免疫系统会受到破坏,逐渐成为多种疾病的攻击目标,发展到最后,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未经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平均只能存活约18个月。艾滋病在25年里夺走全球近3000万人的生命。

 

 



预防艾滋,保卫生命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因此,积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这也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