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新闻信息

"老赖"名下无财产,债权人就没办法了吗?

发布时间: 2020-11-20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已近600万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失信行为将会在个人征信中留下详细的记载,包括最近5年内的欠税记录、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电信欠费记录等。

  这些失信人,过去往往无视信用,不讲诚信,即使个人有还款能力却拒绝还款,因此他们有一个专属的名称“老赖”。

  当“老赖”已经将财产转移,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怎么办?可以申请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讲的“黑名单”。“老赖”进入黑名单有什么影响呢?

  《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执行措施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终极大招: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该刑事责任的具体事项,并且规定在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公诉转自诉。

  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格局背景下,这些失信人也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惩戒,在这样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将成为社会常态。未来每个人都将更加珍惜个人信用,好的信用将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通行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