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基因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孕育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浓缩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的传承,既是党始终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方法,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秘诀”。新时代,面对更多、更难、更复杂的挑战,更要求检察机关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初心,严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目标要求,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严格依法办案、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检察力量。
一、 检察工作应重点传承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从嘉兴、南昌,到瑞金、井冈山、遵义,再到延安、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不断续写着红色基因的编码,红色基因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对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是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承担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保护公民权利等重要职责,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维护者、普及者、践行者,自然是当代红色基因传承中的重要组成。具体而言,对党绝对忠诚是检察队伍的第一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核心要义,公正司法是事业内涵,廉洁奉公是发展保障,传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红色基因是实践律爱国初心、爱民初心、律法初心的重要体现。
二、 红色基因传承对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传承“忠诚”红色基因,筑牢检察事业发展之基。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国家机关,检察队伍是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也曾强调“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国家政权机关,政法队伍是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传承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事关检察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法治中国的实现,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检察机关必须将忠诚摆在第一位,作为筑牢“检魂”的强大价值支撑和内在动力。
传承“为民”红色基因,浇铸检察事业发展之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正确认识“鱼水”关系的体现,只有时刻牢记司法为民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坚守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才能使检察工作高效开展。
传承“公正”红色基因,搭实检察事业发展之梁。人民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之一,严格公正司法既是基本要求,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要求。只有传承公正红色基因,才能积极回应全党、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期盼,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努力在新形势、新要求中有更好的作为。
传承“廉洁”红色基因,铺好检察事业发展之瓦。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廉政监督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也要求检察干警时刻站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司法的第一线。因此一旦违背廉洁奉公的准则,就会产生权力滥用,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所以,传承廉洁红色基因,是实现检察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
丢弃传承红色基因,势必会忘记初心,心为物役、误入迷途甚至歧途,走上不归路。只有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歪心萌生、私心来袭时,当迷茫沉沦、不知所为时,不忘最初的目标,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利益诱惑和困难挫折面前,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实现司法工作的公平正义、维护好社会大局稳定。
三、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新形势和人民的新期待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对接人民群众的“排头兵”,面临诸多挑战,正对诸多问题,肩负着探索新时期检察工作科学稳步发展的历史使命,就更应该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探寻方向,时刻坚定从检初心,做好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工作,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不断前进。
富平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亦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浸润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渗透着忠诚坚定的政治品格,延续着对党和国家忠诚担当的基因。在此背景下,富平县人民检察院依托革命老区地缘优势,以“习老精神”为核心,时刻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检察使命,践行神圣使命,持续推动了检察业务全面发展。
(一)忠诚于党,突出理想教育
以习老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基因,其要义是对党的无限赤诚热爱,是历经磨难而依旧坚定爱党的信念。我院结合地域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基层检察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以习老精神为“教科书”,以党课、红色教育基地为“课堂”,借助革命老区红色教育优势,通过“复合课堂”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打造“理念课堂”,树牢“四个意识”。开设常态化理论教学,以党课的形式抓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内容,由检察长当教员带领全体干警学习领会习老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党总支及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研读红色读物,交流心得体会,进行读后感评比。“理念课堂”将红色基因与党员干警思想有机融合,激励全体检察干警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有效提升了检察干警的政治站位、强化了政治担当,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打造“活动课堂”,坚定党员干部“四个自信”。红色基地文化浓缩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兼程是因为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信念,我院依据地缘特点将主题党日活动和常态化红色文化课堂相融合。开展了“缅怀先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的主题活动,带领党员干部、干警参观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平县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康庄战斗烈士陵园、渭北革命根据交通联络站故址等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红色文艺演出,干警们在演绎革命先烈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愈发坚定了律法初心;举办重温入党誓词、演讲比赛、读书心得分享交流、手抄党章笔记展示系列活动,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引导干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忠诚履职,不辱使命。通过“活动课堂”,切实增强党员干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催发创业内生动力。
打造“纪律课堂”,保证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都充分表明纪律严明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传承红色基因也在于坚定不移地落实纪律建设的政治要求。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纪律建设不放松,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强化,更是政治纪律上的严格要求。我院大力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对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结合淡泊名利、为政清廉的红色精神,紧扣廉洁司法核心,强化廉洁司法教育,定期对内设机构进行巡查、约谈,开办廉政专题讲座。借助“纪律课堂”的不断学习,全体干警更加坚决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打造“文化课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党组书记为组长的院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红色基因与检察文化相融合,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融合工作,通过研讨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进工作落实。深入推进“文化育检”工程,创新和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汲取“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习老精神”、“延安精神”等思想精髓,打造技术侦查大楼主题楼层,营造传承红色基因氛围,推动法治建设向高层次发展。
我院创新的“复合课堂”有效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党员干部、干警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充分调动干警走、听、看、品等直观感受,在做中学,从学中做,另一方面强化党员干警、干部对“一个带头、三个表率”的践行效果,以知行合一的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司法为民,发展检察事业
“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其他行政工作一样,是替老百姓服务的。这样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习老的这段话,充分展示了红色基因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局为重,其本质与检察工作坚持以大局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以办案为中心的原则高度契合。基于此,我院深度融合习老精神与检察工作,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扫黑除恶——司法护民,聚焦把心、多向发力。以“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为总要求,以“破网打伞”“打财断血”为重点,以“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为原则,主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严格依法办案;深化与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与配合,形成打击合力;注重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等行政部门的联系,健全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发现移交、行业管理漏洞通报整改等制度;认真开展“村两委”大起底活动,巩固基层政权稳定。
三大攻坚战——全心助民,结合特点、重点攻克。坚持底线思维,重点打击惩治涉众型经济犯罪以及网络传销等犯罪;重点打击在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为包联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脱贫,实现司法救助与精准脱贫衔接;充分发挥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扎实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坚决惩治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排放超标污染物的犯罪,聚焦污染耕地、水源等领域的重难点问题。
法律监督——公正为民,聚焦重点、全面发展。突出刑事检察专业化,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在办案质量和效率中的优势,不断深化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的监督,实施好认罪认罚制度,继续开展刑罚交付执行与社区矫正执行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突出民事检察“精准化”,积极受理诉讼监督案件,及时就诉讼违法提出检察建议。突出行政检察要“整合化”,扩大办案数量和规模,深入开展非诉执行专项监督活动。突出公益诉讼检察“重点化”,探索“发力+借力”公益诉讼新模式,建立公益诉讼指挥平台,定制精准化督导、精准化监督、精准化调查取证的“三个精准”办案机制,配套“二三四五”工作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守护绿水青山蓝天。
信访维稳——真诚待民,多点布置、持续推进。持续开展检察长接待日,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综合平台作用,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认真落实“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答复”等制度,采取坚持检察长接待日、领导包案等措施,切实解决了群众信访反映的实际问题。惩防结合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认真贯彻最高检第一号检察建议精神,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和检察官法制副校长工作,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增强未成年人法制意识。
不断融合将红色基因与检察业务,不仅使我院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到大局中谋划,而且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检察产品,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三)忠诚于党,提高党建质量
习老主政广东时就曾向中央提出“先走一步”,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当下,正处于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检察机关,更应当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以红色基因为导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因此,我院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推动党建工作蓬勃开展。
推行党组成员带头管制度是开展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具体工作中,坚决要求党组成员带头严落实、带头把导向、带头讲党课、带头作表率,确保“一岗双责”收到成效。党组书记作为检察机关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率先履行职责,带头示范,监督到位。各党支部书记切实把党建工作作为硬任务来抓,查找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确保扎实完成基层检察院党建的各项任务。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亲自研究重大案件,接待来访群众。在全院上下切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主动抓,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的良好工作格局,带动业务工作全面开展。
完善检察机关党建责任体系是不断开创检察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方法。增强责任意识教育是完善责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我院时刻把主体责任意识作为日常教育、党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起“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主角意识、主动意识。强化支部书记责任担当是完善责任体系的关键,我院充分认识到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开展批评教育,真正把责任承担起来。建立责任分解、传导机制是完善责任体系的重心,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建立起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分担主管部门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担,通过约谈、听取汇报、个别指导等方式,将压力层层传导,把责任压紧压实。严格追究问责是完善责任体系的保障,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定期对干警进行“廉洁体检”,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纪律作风保障。
坚持“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创新是增强检察机关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重要内容。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对“三会一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院以提升重视程度为发力点,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一是重视党支部书记、支部班子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对“三会一课”是基层党支部一项重要制度的认识,发挥以上率下的带领作用,将“三会一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联系普通党员的重要途径。二是明确支部委员会议、支部大会、党小组会议和党课的参加人员范围、主要任务、组织程序和组织方法,以明确的要求和量化的标准,督促各支部的组织生活有效开展。三是加强监督,建立支部考勤制度,健全请销假和会议记录等相关配套制度,并将考勤结果纳入年底党员干部考评的标准。从制度上规范了党支部的管理,实现对全体党员的督促和鞭策。
将红色基因落实到具体的检察工作中,发挥党建的统领作用,探索党建的融合功能,提高党建的质量水平,我院紧跟时代发展传承红色精神,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下功夫,这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坚定了信念理想。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深刻意义,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告诉我们只有传承红色基因、充分融合红色资源抓教育的检察机关,才能深耕检察主业,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凝心聚力、忠诚履职,才能为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实现追赶超越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