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3-6722000
检察服务中心:0913-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动态 > 媒体播报

家暴、性侵带来严重心理创伤,治愈心灵要分几步走?

发布时间: 2023-05-12

                               家暴、性侵带来严重心理创伤,治愈心灵要分几步走?

湖南:探索对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

妇女儿童实施心理治疗

检医协作

铺就被害人心灵治愈之路

 

众所周知,家庭暴力、性侵等犯罪行为会给被害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以及影响。社会各界对此广泛关注,也一直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抚平被害人的心理创伤。

 

今年3月,湖南省检察院与湖南省妇联签署的《关于建立对困难妇女儿童司法救助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出现心理创伤或者精神损害的妇女儿童,协调实施心理治疗和社工专业服务。那么,为何要将心理治疗引入司法救助?被害人是否愿意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效果如何?

 

心理创伤亟需关注

 

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窗明几净、陈设整洁的治疗室温馨透亮。在母亲的陪伴下,16岁的小梅(化名)在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称第五医院)接受最后一次心理治疗。

 

此前,小梅曾多次遭受性侵,虽然对方因犯强奸罪被法院判刑,但长期的折磨让她的身心遭受极大伤害。湘潭市检察院在办案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于20229月委托第五医院对小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评估结果为中度抑郁和焦虑。

 

从我们治疗的病例看,遭受性侵会给当事人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不接受心理治疗,不仅会影响未来生活的亲密关系,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第五医院院长肖青林介绍,作为湖南省最早成立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之一,该院在治疗中发现,一些患有人格障碍、抑郁症的患者曾有遭受性侵害的经历。检察机关重视受害儿童的心理治疗,意义重大。她强调,心理治疗不及时会持续对患者造成影响,有的孩子甚至成年后也会因此做出极端行为。

 

湘潭市检察院在湖南省检察院的具体指导下,采取省院将司法救助金支付给医院保障心理康复治疗、市县两级检察院给予物质帮困的方式,对小梅予以救助。经过半年的治疗,小梅慢慢走了出来,可以面对曾经的创伤,回归正常生活。

 

实践中,像这种将司法救助金用于心理康复治疗的案件虽不多见,但有据可循。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六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对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被害人实施心理治疗的救助方式,进一步增强救助效果。最高检也曾内部发文,支持对出现心理创伤或者精神损害的未成年人实施心理治疗。

 

湖南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检察官舒春蓉告诉记者,心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专业医疗机构介入,大多数被性侵的孩子和家长不了解或不重视心理康复,司法救助款项往往不会被用于心理治疗。此外,审批机关审批不及时、救助资金发放滞后等,也是制约司法救助工作深入开展的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怎样把钱花在刀刃上?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院领导向湖南省委、省委政法委专题汇报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办案困境,取得了湖南省委和省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湖南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张龙告诉记者,今年4月,湖南省委政法委拟将司法救助审批权下放给各政法单位,制度保障让心理康复救助打开新局面。

 

湖南省检察机关采用医院评估+省院审核方式,规范康复救助申报流程,2022年办理困难妇女儿童心理康复救助6件,支付心理康复救助资金12.38万元。

 

当地检察机关根据医院首次心理评估结果,向省检察院申请司法救助金,我部经审查认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且应当进行心理康复救助的,会将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一次性转入医院对公账户,开启心理康复治疗。张龙介绍。

 

抚慰心灵之殇

 

湘潭市检察院是湖南省最早探索检医协作心理治疗的单位之一,湘潭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郭向前自接手这项工作,就未停下奔波的脚步。为了确定合作医疗机构,郭向前带领同事和湘潭市妇联工作人员前后走访6家心理治疗机构,从决定立项、医资核查和效果测评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实地考察和合规评估,最终确定合作单位;有些被害人比较敏感、戒备心很强,他一次次往来医院和当事人家中,用真诚真挚的交流取得信任,被称为微笑叔叔“20224月,我院与湘潭市妇联签署《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加强妇女儿童司法救助工作提供机制保障。郭向前带记者参观了该院联合湘潭市妇联在第五医院成立的困难妇女儿童心理康复基地,回顾起心理救助的发展历程,他感触良多。

 

有些当事人一开始并不配合。有的救助对象宁愿接受一时的经济帮助,也不愿接受长期的心理康复治疗,有的抗拒到精神卫生医院接受治疗,不想被当成精神病患者;有的家庭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郭向前回忆,为了打消救助对象思想顾虑,他们联合妇联、卫健委、医院共同上门答疑解惑;与医院协议商定集中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心理康复治疗;对患者病历严格保密,避免二次伤害,打消当事人的思想顾虑。现实中,救助往往面临更复杂的情况。被救助对象小英(化名)在16岁时遭受性侵,因母亲再婚后在外打工,母女平时联系较少,事件发生后,小英没有告诉任何人。母亲也没有注意到女儿的身心变化,直到案发后办案人员询问情况,她才了解原委,后悔不已。得知女儿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小英母亲痛苦万分。但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治疗费用谁出?孩子的学费怎么办?生活的重压让母女俩喘不上气。

 

了解情况后,湘潭市检察院为小英申请了司法救助和心理治疗,暂时帮助母女俩解困。经过近四个月的治疗,她的情绪稳定不少,也愿意和外人交流。看到女儿慢慢走出阴霾,母女关系逐步缓和,小英妈妈安心多了。

 

汇聚多方助力

 

丽丽(化名)和她母亲的关系缓和了吗?她还能继续学业吗?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彭小彦十分关注湖南省检察机关的心理康复救助工作,作为在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的女性,她更关注当事人未来独立自强之路。

 

彭小彦代表提到的丽丽,是湖南省检察院和湘潭市检察院联合救助的性侵被害人。丽丽遭性侵后经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其母亲长期的消极态度更让母女互生怨怼。

 

在对丽丽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将其母亲纳入心理治疗计划。通过30多次集中心理治疗,丽丽心理康复效果明显,她的母亲从不敢接受、抗拒责任到现在主动修复母女关系,进步很大。丽丽的主治医生、第五医院心理科主任宋红丽告诉记者。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支持,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为后续治疗康复创造良好环境。肖青林表示。

 

心理疾病可以治疗,但是家庭生活问题需要长期关注。一直参与司法救助心理治疗项目的湘潭市妇联副主席颜杨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易。

 

和丽丽一样,不少接受心理治疗的救助对象处于求学阶段,犯罪行为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如何解决孩子家庭的后顾之忧,更是直接决定救助效果。我们将救助案件所涉及在读学生纳入·计划,进行长期教育帮扶。此外,我们坚持心理康复+多元救助,解决救助对象后顾之忧。张龙告诉记者,在多方帮助下,丽丽已经转入新的学校就读,适应了新的就学环境后,她的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最高检与全国妇联共同深化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围绕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均应当及时提供救助帮扶这一目标,着力优化妇女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湖南省检察机关对遭受犯罪侵害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困难妇女儿童采取针对性救助措施,优化了司法救助效果。

 

检察机关主动作为,为遭受性侵未成年人提供接受心理治疗,救助的效果和产生的影响远胜于单一的经济救助,受益的将是整个社会,这样的探索不仅彰显了司法温度,也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彭小彦也期待检察机关司法救助能与社会救助加强协作,给曾经历噩梦的孩子带去关爱和温暖,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重拾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