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13-6722000
检察服务中心:0913-12309
当前位置: 首页>队伍建设 > 人物风采

扫一扫,防骗不能忘······

发布时间: 2019-12-31

                                                              扫一扫,防骗不能忘······

如今的生活,便利是人们一切的首选和初衷,尤其是科技带来的便利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其中,二维码就是一个很显著的存在。

每天当我们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身思何事,“扫一扫”已然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购物、社交、活动······无一例外不渗透着“扫一扫”的痕迹和方式,但是,有些二维码背后却隐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危险,嫂二维码骗局可能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猝不及防。

二维码其实就是一串网址,生成发布都很简单。二维码的制作也是“零门槛”,只需要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软件,放入相关的链接,就可以生成一张二维码图片。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放进二维码里,如果一旦不小心刷了,就有可能中毒,从而引起钱财丢失、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

‖骗‖手‖段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扫二维码被骗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骑共享单车扫码被骗

共享单车原有的二维码上面可能会被贴人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刮掉,然后用一张透明的二维码贴纸掉包,即所谓的“码上码”,极有可能是别人的付款码,也有可能是含有木马病毒的APP。

二、付款二维码诈骗

有些厂家或收款方会寻找各种理由(比如网络超时未收到图片)而声称消费者的收款二维码有问题,而要求其按照自己的规定重新发送一次二维码进行付款,当消费者又一次将付款二维码发送给对方时,自己的款项已经在被悄悄地挪走。

三、街头扫码得免费礼品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有时我们会在大街上、地铁上见到有人以创业为名,邀请他人扫描二维码,并且以“免费”礼品相赠为诱导,这样极有可能造成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有时还会遇到扫描二维码之后,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会诱导消费者将邀请码发送给朋友,输入个人手机号、身份证等信息,也有可能造成个人私密信息的泄露。

四、商家收款码被偷换

   商家为了交易方便有时会使用扫码方式进行收款,而这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套取钱财的方式,通过偷换二维码的方式将商家的款项流入自己的腰包。

安全防范措施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电脑、手机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经常升级;

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

不登录陌生网站,不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

不登录陌生网站,不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

认真区分“收款码”和“付款码”:收款码是对方向自己付款,由自己输入金额后,向对方收款。付款码是自己向对方付款,对方只需快速扫描二维码,输入支付金额即可完成交易。

购物网站购物时,尽可能使用一张银行卡,而且不要存放太多钱款,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检察官也在此温馨提示:

防范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一定要对二维码来源进行甄别,不轻易扫码。同时二维码支付应选择公认安全的客户端,防止钱款被盗。

对于自己的付款码要妥善保管,不要轻易让他人获得。一旦上当受骗,请及时报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