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宜检新闻>新闻展示栏 > 本院动态

【文化“寻保传”】穿越时空的低语

发布时间: 2025-04-10

  宜君,这片位于雍州故地的土地,自汉晋北朝时期起,就是草原民族南下争霸的策源地。在这里保存着大量年代久远的石窟造像,它们静静地诉说着民族交融、历史变迁。 

  宜君石窟群,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境内,目前存留有南北朝到唐代的30多处石窟及石刻造像历经千年战乱和风雨浸蚀,得以保留至今,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可谓中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博物馆。2013年3月5日,宜君石窟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更好的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近日,宜君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分别寻访了宜君石窟群中的花石崖石窟、牛家庄石窟、官地坪摩崖造像,近距离触摸历史、感悟文化,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和演变。

 

  牛家庄石窟处于密林深处,颠簸的小路蜿蜒向前,走到半山腰车子无法继续前行,干警们只能步行踏过泥泞、穿过荆棘,与千年前的历史文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牛家庄石窟是时代较早,延续时间较长,内容丰富,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处石窟造像,石窟1号龛为北魏晚期道教造像,2号龛为北周至隋代所造,由于风雨侵蚀墨书题记字体已漫漶不清。寻访中,干警们重点对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勘察,掌握现状,进一步梳理管护不当的点位和文物管护单位的职能职责,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和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当佛龛在密林深处缓缓显现,伴随着花草的芬芳,我静静地伫立在每一处造像前,细细感受那些在颤动日光下若隐若现的无颜慈悲,岁月和风沙早已抹去了它们的优美线条,但它们依然坚韧地矗立在那里,记录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历程,当指尖触摸石壁上的凿痕,才深刻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竟是如此具象”,一位参与寻访的检察官在笔记本上这样写到。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下一步,宜君县人民检察院将针对现场寻访发现的问题,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积极整改,逐步完善对文物的保护传承,持续推动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为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贡献检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