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瓷名声大,但产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前些年行情混乱,外地人对其了解不够,本地人对其保护意识不足,幸好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不断加强对耀州瓷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今产业越做越好。”在唐宋耀瓷文化产业园区,唐宋陶业负责人梁亚萍说道。
以青瓷为代表的耀州瓷,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闻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北方青瓷典型代表和当今铜川“城市名片”。其烧造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铜川市耀州陶瓷协会向原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向原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专用权使用期限为2013年8月14日至2023年8月13日,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1类瓷器”。
铜川市耀州区检察院在开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中发现线索后,进行初步调查核实。考虑到“耀州瓷”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涉及到铜川市其他区县,遂与铜川市检察院组成一体化办案团队,对“耀州瓷”地理标志的推广使用开展法律监督。办案人员通过对耀州区陶瓷生产企业、陶瓷专卖店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浏览检索了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在售耀州瓷信息,全面调查梳理了耀州瓷行业现状。
查明,2017年以来“耀州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处于注册人注销状态,面临期限届满无主体申请续展的风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未能有效推广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地理标志带来的品牌附加值不高,部分企业在自身品牌培育上投入较多,对培育地理标志的认识不足,投入较少。普通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仍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大都选择商家知名度较高的产品,而缺乏对地理标志合法使用人及产品质量特色的有效识别,从而降低了地理标志的含金量,导致“耀州瓷”地理标志没有发挥其“名片”价值。
2023年3月,检察机关组织与文化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行业协会和陶瓷企业等部门就地理标志推广使用情况进行座谈。在前期座谈沟通的基础上,向某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检察机关持续与市场监管部门及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合力开展保护和治理工作。2023年4月,市场监管部门回复检察建议,在其推进下,市政府批复由工信局下设的铜川市陶瓷研究所受让“耀州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陶瓷研究所作为地理标志管理机构修订完善了《“耀州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正在办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续展手续。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专项检查,对不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现场责令整改4户。邀请专业机构指导商标权利人申报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争取省级资金支持。组织地理标志企业参加陕西知识产权主题成就展,1户“耀州瓷”生产企业获评“陕西好商标”。
铜川市耀州区检察院通过在耀州陶瓷产业园成立“耀州瓷检察服务中心”、在耀州窑博物馆设立耀州瓷检察保护联系点、在微信公众号搭建“耀瓷e检通”小程序,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注入检察力量。与当地宣传部、文化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董家河镇政府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耀州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多部门协作加大“耀州瓷”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和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