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会议上
铜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毛朝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委、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能,强作风、重实干、树品牌、提质量,服务保障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共办理批捕、起诉、申诉、监督等各类案件2107件,制发检察建议395件,18件案例入选省级以上优秀典型案例,49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市检察院被评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一、加强政治建设,忠诚捍卫“两个确立”
坚守检察机关政治属性,做到一切检察工作首先“从政治上看”,确保检察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自觉维护和捍卫党的全面领导,把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及时主动向市委、省检察院请示报告28次。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意见》和省委、市委配套措施,更好保障宪法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党的全面领导。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两级院组织中心组学习58次,党支部、党小组学习研讨180余次。坚持用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凝心铸魂,市检察院党组班子第一时间赴照金、陈家坡会议旧址瞻仰学习,筑牢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念之基。
推动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政治、业务深度融合的思想、话语、行为和评价体系,以党建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召开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推进会,分专题组织党员干警赴照金、宜君红宜县委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四大检察”履职融入党员活动日常,开展“检察物语”“荐读书香经典 谱写时代华章”等主题活动,打造“初心永照、砥砺铜检”党建品牌,激励全体干警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二、服务中心大局,助推高质量发展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动把检察工作置于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中谋划和推进,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落实上级重要安排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制定18项检察保障举措,明确34项检察发展任务,与时俱进创新能动履职。向市委、市委政法委主动呈送全市法律监督工作报告、检察建议工作专题报告,促进更高水平平安铜川法治铜川建设。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选派4名综合素质高、基层工作能力强的干警任驻村第一书记,扎根一线担重任。市检察院精准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高质量完成包抓村水渠、绿化等建设项目,帮助引进生猪养殖产业,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筑牢疫情防控法治防线,依法妥善办理涉疫刑事案件,组织全市检察干警400余人次参与一线防疫,以实际行动诠释检察担当。
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扛牢检察机关政治责任,认真做好检察环节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批准逮捕各类犯罪案件90件131人,提起公诉203件332人,其中,起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放火、袭警等犯罪26件31人,“盗抢骗”犯罪57件80人,“黄赌毒”犯罪11件41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制发涉“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检察建议29份,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加大网络犯罪打击治理力度,起诉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犯罪19件75人,有效遏制网络违法犯罪多发势头。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7件8人,办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8件。全力防范金融风险,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件4人。服务保障创新开放,成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与市科技局签订《服务保障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深入10余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答疑问需。耀州区检察院在企业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办理的雷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宜君县检察院多举措提升综合保护质效,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优秀办案团队。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以检察建议“小切口”做好诉源治理“大文章”,推动召开全市进一步加强检察建议办理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认真落实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办、平安办《关于进一步提升检察建议工作质效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意见》,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工作格局。选聘40名行政机关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提升检察建议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落实最高检“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围绕校园安全、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等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5件,经验做法被《检察日报》《陕西日报》等广泛报道。
三、践行司法为民,守护幸福美丽铜川
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为民实事,传递检察温度。
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打造“8311”控申检察品牌。对重大争议或影响性案件,邀请社会各界公开听证25件,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全面贯彻落实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大限度分化犯罪,减少社会对立面。新区检察室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被不起诉人公益劳动考察帮教机制,通过让被不起诉人亲身参与社会劳动,最大限度弥补过错,回馈社会、增进和谐。
依法维护特殊群体权益。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守好老年人“钱袋子”,起诉相关犯罪3件4人,制发检察建议9件。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10件10人;对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附条件不起9人;坚持以司法保护融合“五大保护”,开展线上“未检小课堂”18期,推动建成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锦园社区工作站,揭牌设立耀州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宜君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公益林。依法做好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办理案件29件,对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32万余元,印台区检察院协力银行首创“检察+金融”分期发放未成年人救助金新模式,王益区检察院与区残联加强残疾人权益综合保障,耀州区检察院“司法救助圆了大学梦”的工作纪实被《检察日报》刊发。
努力当好生态检察卫士。依法能动履职,助力“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件9人,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25件,督促保护被污染土壤38亩,督促回收和清理生活垃圾、生产类固体废物1622.8吨,督促关停和整治造成污染的企业6家。开展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印台区检察院督促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六五”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聚焦城市水污染防治,府检协同破解污水治理难题,王益区检察院就辖区内城市排水管网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四、深耕主责主业,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始终坚持检察机关宪法定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监督办案中践行法治信仰、守护公平底线、擦亮忠诚底色。
不断做优刑事检察。积极构建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两级检察、公安机关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7个,印发《执法办案数据交换共享实施办法》等4项制度,推动公检协作配合不断规范,刑事“案-件比”降至1.17,侦诉质效不断提升。加强刑事诉讼全流程法律监督,办理刑事立案、撤案监督案件18件,纠正漏捕、漏诉26人,纠正侦查活动、审判活动违法46件次,纠正刑事执行活动和财产刑执行履职不当17件,书面纠正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95人,市检察院办理的1件徇私舞弊减刑案入选全国检察案例库。对王益区7个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对全市3个看守所进行巡回检察,实现监督全覆盖。
稳步做实民事检察。坚持精准监督理念,办结各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78件,其中,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7件,审判、执行监督案件42件,提出检察建议38件。开展民事检察“办小案、暖民心”专项行动,支持起诉农民工追讨欠薪,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追索抚养费、赡养费案件9件。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讲座、宣传活动2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在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中全面加强检察监督。
持续做强行政检察。坚持以依法监督“我管”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职“都管”,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共办理案件69件,其中,行政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案件19件,促进依法行政检察建议类案件40件,提出检察建议55件。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率先在全省形成解决责令拆除行政处罚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期限问题的会议纪要,印台区检察院督促卫生健康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宜君县检察院督促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等4件监督案例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两级院一体履职,实质性化解一起业委会换届引发的备案登记纠纷案入选全国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
深入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益保护的新需求,依法稳妥办理“4+9”法定领域案件,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08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296件,提起公益诉讼4件。搭建“随手拍”线索举报平台,受理案件线索321件。常态化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着力打造检察履职红色品牌,宜君县检察院督促保护可移动革命文物、耀州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墓坳古树群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千案展示”典型案例。
五、加强自身建设,锻造过硬检察队伍
积极适应新时代对检察工作新要求,坚持稳进、落实、提升总基调,切实加强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切实强化班子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两级院党组自身建设,组织两级院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入额院领导共办理各类案件542件,履职示范作用有效发挥。强化干警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开展政治督察、专项督导3次,对24名拟晋升人员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干警填报“三个规定”重大事项226件。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机关效能、办案作风等五个专项治理,邀请代表委员、各界人士及基层群众代表走进检察机关,主动“开门纳谏”,切实改进工作。
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能。深入开展有进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争创,以“强作风、重实干、树品牌、提质量”的有力举措,创建童馨未检、青春铜检等工作品牌15个,打造铜川检察“案少精办”的办案样板、“小事细办”的服务样板、“难事争办”的队伍样板。加强数字检察品牌建设,举办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畅通律师“网上阅卷”服务,科技赋能检察监督成效初显。持续深化人员分类管理,健全员额检察官能上能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检察官晋升、选升6人,退额2人。落实检察官权力清单和办案编号终身制,强化办案全流程监管。创建编印《法律政策研究专刊》《铜川检察情况反映》26期,为改革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压紧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党组班子成员联系包抓基层院,发挥协管职能,提拔4名年轻骨干任基层院副检察长,不断优化基层班子结构。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检校合作协议,选派干警参与各类培训390余人次,7名干警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22名干警获市级以上表彰。在各方的重视支持下,宜君县检察院基础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分析评价中进位明显,王益区检察院顺利完成新址搬迁,印台区检察院在未检及基层治理工作中创新成效明显,耀州区检察院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等3项全国性荣誉。崔家沟地区检察院在省检察院统一部署下按时完成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
六、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检察权规范运行
畅通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始终将检察工作置于各方监督之下,确保检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牢固树立人大意识,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积极配合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审议意见、抓好整改提升。主动向市政协通报工作、征求意见,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座谈交流等活动180余人次,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两级院工作12次,诚恳征求代表委员意见建议50余条,全部整改落实。
持续深化检务公开。依托“12309中国检察网”信息公开平台,依法公开程序性案件信息560条、法律文书121份。扎实做好检察听证工作,选聘16名基层群众和专业人员担任听证员,开展公开听证32场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办案活动23人次,确保每一起案件在阳光下运行。发挥“铜川检察”新媒体作用,开启检民交流新模式,在“两微一端”发布检察信息13400余条,“铜川检察”头条号连续2届入选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2022年度,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率上升至98.93%。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离不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市监委和市法院的依法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代表、委员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立足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全市发展大局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法律监督格局虽已形成,但监督不够全面、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三是检察队伍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较突出,基层院留人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们将紧盯不放、着力解决。
2023年工作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深入落实中央《意见》,依法能动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不断加强检察工作自身现代化建设,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更加自觉维护捍卫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机制,深化落实中央《意见》和省委、市委配套措施,切实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市委全会各项安排部署,把“从政治上看”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发展大局。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探索以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新路径。更加有力服务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绿色发展法治保障,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三是努力做实检察为民,保障民生权益。守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乡村振兴,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做实做好检察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加大监督办案力度。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常态化推进公开听证、民事和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等工作,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促进“六大保护”走深走实。
四是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守护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实质规范运行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全面开展对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的巡回检察;加强民事检察监督,注重运用类案检察建议,提升监督效果;做强行政检察工作,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做实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突出抓好法定领域案件办理,提升办案质效。加大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工作力度,维护司法权威。
五是一体推进自身建设,奋进检察现代化。不断深化检察改革,以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和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融合推进政治、业务和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检。务实推进数字检察战略实施,以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不断强化基层建设,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工作整体提升。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决议,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