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因为有爱,所以为家——读《我们仨》体悟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日

  “家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读完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后有了一个温馨、动人的答案。书中有一段话:“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罢了。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钱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正因杨绛先生一家心态如此,所以整本书传递给我们的都是他们一家人无论在什么时代、处于何种境地都存在的那种朴实的、平淡却又宝贵的相守相助的情谊,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他们夫妻间相濡以沫、父女母女间相互牵挂的深情。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杨绛写她老年时期经常出现的梦境。或是第一部分讲到她总是梦见和钱钟书从同一个地方出来却再找不到钱钟书,自己一个人在梦中凄凄惶惶,无所皈依。又或是第二部分讲述的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梦见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这两部分内容在我看来都似梦非梦,读来最叫人心碎,杨绛先生将老年时期与女儿、丈夫的离别之情用梦境来描述,让我也感觉心上揪的生痛。我知道任何离别都会带来痛苦,况且越亲近的人,离别越难以忍受。在读这两部分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的代入自己的情感而屡屡泪目。 

  书的第三部分,杨绛从她23岁,钱钟书24岁结婚成立起这个家开始诉说,一直到女儿瑗瑗和钱钟书相继离世,这个家不复存在,所居住的寓所不再是家而是客栈结尾。这部分让我详细地了解了这个家的全貌,它向我们展现了杨绛、钱钟书和钱瑗不为大家了解的另一面。 

  对于钱钟书,我对他的认知在此之前一直停留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豪印象。但杨绛笔下的钱钟书却别有一番可爱。在生活中,钱钟书拙手笨脚,分不清左右脚,不太会使用筷子,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但是作为儿子,面对父亲的指责,钱钟书能委屈、能忍耐;作为丈夫,钱钟书可以每天早上为杨绛做早餐:烤面包、热牛奶、煮红茶、煮“五分钟蛋”;作为父亲,钱钟书会陪着女儿一起玩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成为女儿最“铁”的哥们。在工作中,钱钟书总是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安排,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这样的钱钟书形象让我感觉很立体,比单纯的学者身份更为可亲可敬。 

  对于杨绛,我以前只知道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写了很多经典作品,被世人尊称为杨绛先生。但是在本书中,杨绛自称自己是三人里面最笨的,钱钟书和女儿记忆力都很好,过目不忘,她没有;钱钟书和女儿去书店选书总能一下就选到最好的,去餐厅点菜一下就点到好吃的,而她点的总是不中吃;钱钟书有的时候开玩笑说的话女儿总能很快反应过来,而她不行。这些都展现了杨绛生活中不为常人所熟悉的另一面,也让我切实体会到他们仨幽默、温馨的家庭氛围。 

  钱瑗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小名圆圆,后来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在他们仨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圆圆了,每每读到她我总会笑出来。她出生后因为哭声响亮,护士就称她为“Miss Sing High”,星海小姐。识字的时候圆圆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也不用温习。在生活中,圆圆观察细微,归纳的结论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正确。在看书的时候看见伤心的故事热泪就滚滚地往下掉。在圆圆很小的时候她就很乖,能讲清道理,很懂事。长大以后,她依然谦和、爱岗敬业,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唯一可惜的就是她从小就身体不好,小时候上学就不得已时不时休学,等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责任心强的她疲于工作,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最终圆圆在离60岁还差两个月的时候与世长辞了,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圆圆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钱钟书也去世了,这一家人就此失散了。 

  读完《我们仨》这本书,杨绛、钱钟书和钱瑗一家的家庭氛围让我不自主的就联想到了现在微信公众号上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一个话题“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自己父母的家庭,也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对于钱瑗来说,杨绛和钱钟书组成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的互动关系等都会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同样子女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伤害也会对他们日后的生活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毫无疑问,钱瑗生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是幸运的。钱钟书和杨绛互敬互爱、相互扶持;对待子女,他们二人又是极尽呵护与关爱,无论是学识还是做人都将女儿培养的近乎完美;钱瑗也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父母,对待父母总是耐心又和颜悦色,实属我们的楷模。可想而知,钱瑗日后组建起自己的新家庭也定会处理好所有的家庭关系,又能为自己的子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围,从而一直良性循环下去。想到这突然就想到了林徽因和张爱玲。相比之下,林徽因和张爱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林徽因的母亲是林长民的第二任妻子,因为不得宠,林徽因从小便和母亲被安置在后院,而父亲的妾和四个儿女却住在前院。所以之后徐志摩爱她到要与妻子离婚,林徽因却无法接受有过婚史的男人,不想让自己继续母亲的继室夫人生活,最终她选择了梁思成。张爱玲的父母感情不和离异,父亲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继母不待见她,生母忙着追求自己新潮的生活也无暇顾及她,张爱玲从小就缺少来自父母的爱。因为童年缺爱导致之后她选择的两任丈夫胡兰成和赖雅分别比她大14岁和29岁,并且由于她盲目的爱情却识人不清导致后半生也并不幸福。如此对比就更能体现杨绛一家三口情感的可贵。 

  对我自身而言,我觉得这本《我们仨》可以作为我家庭生活的指导和榜样。面对父母,急性子的我也要学习钱瑗的耐心和善解人意;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也要学习杨绛和钱钟书努力去平衡好各方的关系,为所有的家人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家人因为我而感受到爱与温暖,让家称之为家。 

  (作者:略阳县人民检察院 何亦舒 编辑:王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