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人民领袖的国学品质:读《梁家河》有感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2日

一口气读完《梁家河》,意犹未尽,就读了第二遍,感慨良多。从那段特殊的岁月,从那一个那一群年轻人的成长,我看到的、想到的绝没有这么简单,这里仅就我从中感悟到习近平同志的优秀国学品质与大家分享。

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有理想的人,就是君子,不仅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而且要合乎理想状态。儒家所要求的的理想之一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同志讲:“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只有把自己管理好的人,才可能管理好家庭、社会、国家。习近平同志就是在当年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磨炼自己,尽管“受扎了”,但正如他自己所说:“那可是采菊东篱下,愕然见南山。也正是这些悬崖陡壁,磨炼着我的意志”。也正是在那时“他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这也就是他当时的理想之一,也正是有这一理想,他才能一步步走到人民领袖的今天,也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的理想,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理想。

做一个一心为民的人

先秦儒家的群众责任观所彰显的就是爱众、得众、济众、容众和从众,所表达的就是对广大民众的关爱和对民众力量的认同。对现实的意义正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体察民情,群众观念淡薄,不仅对群众的事漠不关心,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违法犯罪、欺压百姓。借鉴学习儒家的群众责任观,有助于我们群众情怀的培养,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习近平同志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何其深厚,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何其努力。身体力行打坝造田,千里奔波学习沼气技术,排除困难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处处体现着他的为民情怀。

走进梁家河,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口甜水井,那正是习近平同志带领着梁家河的村民打下的一口井,就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里的人民仍然在用着这口井。饮水思源,这份为民情怀人们怎能忘记?

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儒家讲究“天命”,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某种责任在身上,不仅仅是自我成就,光宗耀祖,更要对社会、对历史和未来有所使命。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人,都要有责任感,这叫心怀天下。就是要我们有理想、有抱负,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时的责任就是让这里的人民过上好生活,有了这一责任,他排除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打坝造田、建磨坊、菜园,就是给奖励的三轮摩托车也让他换成了更加实用的钢磨。在即将离开梁家河时,也要选出能够胜任的村支书,就是离开梁家河后也时时牵挂着这里的人们,四封回信,句句显露出他对这里的关爱之情。也正是梁家河岁月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正是他对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思想,才有了现在精准扶贫等一项项心系百姓的国策出台。为国为民就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习近平同志讲:“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梁家河的人都知道习近平爱好读书,在那段艰苦的岁月,读书很难,坚持读书更难,而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因为“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他长期坚持读书,才能够在很多中外重要的场合,名言警句脱口而出,才能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而强大的气场。他在梁家河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思想关”实际上也是他修身的过程。“我就是一个农民”。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正反映出他的情怀和修养。多年以后,当他再次回到梁家河,由衷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面对梁家河这所他曾经的“学校”,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可以看出,一位人民领袖,不是天生就是领袖,而是从修身开始,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做一个讲团结的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习近平同志说:“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意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意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同志与梁家河的村民们打成一片,自觉地融入到这个集体,同呼吸,共命运,使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梁家河的村民团结一心,同甘共苦,渐渐的走出了贫困,到今天,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两万。有人这样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而“能团结人”也成为习近平同志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

(作者:黄龙县人民检察院 何武荣 编辑:胡安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