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视剧《公诉》热播,全剧以全国检察机关惩办的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为原型,紧贴现实又细致地展现了网络犯罪的手段和特点,讲述了在互联网犯罪高发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公安部门通力配合,将犯罪嫌疑人逐一缉拿归案的故事。
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既展现了公诉人的专业性和信念感,也呈现了公诉人日常性的一面,一起跟着《公诉》来了解一下吧!
何为公诉?
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调查机关)侦查终结(调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依法定职权进行审查,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刑事判决进行审查,或依法决定不起诉的诉讼活动。
《公诉》电视剧中的主角是公诉人,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的人。然而,普通人对公诉人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对公诉人的形象只停留在法庭上的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公诉》一剧全面展现了不为人知的检察官公诉人的故事,以及这一行业的工作状态。今天我带大家看一下你们所不了解的公诉人日常工作。
日常工作点01——讯问犯罪嫌疑人
剧中李全“主动认罪”承认自己就是老A且杀了卧底警察张婉茹,但讯问过程中态度非常不配合,看得出李全这是有计谋的要揽下所有罪行, 但安旎清楚,他为背后的人扛着罪名。于是针对李全的作案过程,公诉人出现了下面一串连环发问:“既然你承认你是老A,你认不认识张婉茹,知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你怎么知道张婉茹出事那天她要去干什么?你又是如何远程操控现场的,用的哪部手机,哪张电话卡?跟现场的谁联系过?用了多少钱买凶杀人?怎么交易的?什么币种?”面对检察官的连环发问,李全眼神飘忽,最终只说了一句嫌疑人惯用的回答“记不太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在对每一宗案件作出最终的决定之前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必修课。通过讯问,可以让公诉人进一步核实案件相关细节,做到兼听则明。
日常工作点02——出庭支持公诉
剧中安旎检察官作为国家公诉人勇敢与犯罪作斗争,通过能动履职与公安机关通力合作,将隐藏在国内外的跨国网络犯罪集团的幕后策划者、组织者、领导者一一送上法庭。安旎站在法庭上:“我受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被告人钱天心等人在F国建立犯罪组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助网络电信虚构事实,并诈骗我国公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庭审中安旎与被告人辩护人律师就案件事实、证据等展开激烈的辩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公诉人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宣读起诉书进一步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并通过讯问、举证、质证、发表公诉意见、答辩,精准地表达指控主张,应对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使合议庭确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依法宣判被告人有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
这只是公诉人日常工作中极少的一部分能被大众熟悉的场景,此外他们每天忙碌于审查卷宗、撰写审查报告等法律文书、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辩护人意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取证等等,远没有电视剧中上演的那般精彩,但却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守护着公平正义。正如剧中所说“法律要尊重客观的基础事实。作为中国检察官,直面真相,维护司法正义,是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