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服务中心:0914-2322000
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要闻 > 本地检察要闻

【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二】普法小课堂——保护知识产权的这些法律要点,你get了吗?

发布时间: 2022-05-09

  很多人认为知识产权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知识产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如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因此,加大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得愈发重要。今天,检察官就给大家讲讲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要点。 

  0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一类是著作权,又称版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02世界知识产权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提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第三十五届成员大会上通过决议,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03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相关规定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类犯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 

  法条速递 

  《刑法》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核心条款: 

  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五条   非法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七条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第二百一十八条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检察官提醒 

知识产权保护不单是相关执法机关、企业的事,也和大众联系紧密。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力地保护,大家的衣食住行中就会有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政府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力度,行业加强自律,企业增强规范,大众积极监督,形成的社会共同合力就能使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