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新抽的嫩枝,在省级文保单位东龙山双塔斑驳的青砖上投下细碎光影。这对建于明代的古塔周身杂树杂草尽除,曾经肆意生长的构树根系被专业清理,百年文物终于褪去“荆棘铠甲”,重现庄严古朴的历史风貌。4月15日,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再次来到大赵峪办事处龙山村,对古双塔的“治愈”情况进行回访。
东龙山双塔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分为前塔和后塔两处。前塔为八角九级,高约31.5米,后塔为八角七级,高约20米。两塔均为青砖砌楼阁式塔,檐下饰有动物和花卉图案,塔顶为莲花造型,风格古朴秀丽,一南一北,相距约300米,巍然屹立于东龙山上,俯瞰丹江奔流,是商州标志性景观之一,2008年9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1月,陕西省检察院部署开展全省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根据活动部署,商州区检察院干警在寻访辖区文物古迹时发现,东龙山双塔塔身被茂盛的杂草“围困”,缝隙中砖出二十余株1米高的杂树,根系导致砖体松动,影响古塔主体安全。商州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办案程序,通过无人机现场取证、咨询专家等固定相关证据后,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对东龙山双塔履行管理保护职责,及时清理杂草植被,切实维护文物安全。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制定修缮计划,并申请修复资金。资金到位后,采用“清理+修复”的方式,先铲除杂草、杂树,清理落叶及塔体内部的腐殖质后,再注入加固材料,文保专家全程指导施工人员开展清理工作。历时10余天的精细作业,共清理杂树23株、腐殖土层0.6立方米,同步修复受损砖体16处。
文物保护不能止于个案整改,要全面加强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下一步,商州区检察院将推动建立《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意见》等长效机制,形成保护合力,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