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商南检察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四个最严”的要求,以最高检部署的“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共办理食品药品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7件,社会治理案件1件,从严打击食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药箱里”的安全。
一、数字检察精准溯源,积极拓展线索渠道
积极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强化智能化、数字化公益诉讼办案,通过数据对比碰撞发现线索,并透过个案分析类案,提升风险点、监督点发现精准性,促进行业深度治理。运用最高检食药领域法律监督模型5个,发现问题线索49条。办理违规销售隐形眼镜、执业药师“挂证”等重点监督领域案件5件,办理的督促整治无证经营隐形眼镜行政公益诉讼案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
二、靶向施治专项攻坚,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针对食品药品领域突出问题,重点查处三大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严查违法使用“生鲜灯”行为。对辖区内超市、鲜肉店开展现场走访调查,发现辖区内7家超市、3家鲜肉店存在违规使用明显改变食用农产品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的照明设备情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营造安全真实的食品消费环境,切实提高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二是聚焦休闲场所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辖区2家休闲场所经营者违规提供简餐、自助餐等餐食服务。经调查核实后,向相关主管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着力整治小区违规二次供水。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调取辖区24家二次供水小区数据,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比发现问题线索6条,通过实地走访、询问证人等手段调查核实6家小区在未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二次供水,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消除居民饮水安全隐患,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三、多方协同凝聚合力,共绘食药安全蓝图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随手拍”等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媒体参与监督,同时通过“检察开放日”“法律进社区”等活动,向群众普及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协作机制。与市监、卫健等部门建立《关于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意见》,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机制,形成“行政处罚+公益诉讼”的全链条治理模式。三是聚焦社会治理。以助推社会治理为目标,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注重解决案件背后的执法问题与管理漏洞。在办理辖区内执业药师挂证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发现存在医药监管秩序漏洞,向相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件,推动完善行业规范,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