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强化检察机关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中的职能作用,4月16日,商南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商南县非遗传承人”座谈会。会议邀请全县十余名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非遗保护现状、传承难题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共谋商南非遗保护新路径,共绘文化传承新图景。
会前,在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检察干警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参观了非遗展厅。展厅内,质朴的草鞋编织诉说着匠人的执着坚守,悠扬的民歌吟唱着山野的乡愁记忆,灵动的花灯舞演绎着独特的民俗画卷,精美的绒绣针线传承着细腻的手工技艺。每一件展品都闪耀着地域文化的光彩,成为地方精神血脉的鲜活见证。
座谈会上,县文化馆馆长兼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方圆系统介绍了全县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来自商南茶叶、商南绒绣、丹江针绣、商南花灯等项目的传承人结合自身实践,深入探讨了传承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检察干警现场向非遗传承人发放调查问卷,重点围绕非遗保护现存问题及传承人实际需求开展调研,为后续精准开展非遗保护法律监督工作奠定基础。
座谈中,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甲表示,本次座谈会开创了商南县“检察+文旅+传承人”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新模式。通过司法保障与行政管理的协同发力,将有力推动非遗保护体系的完善,为商南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商南检察院与县文旅局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深化非遗保护工作,为商南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