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抓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对基层检察机关而言,这“三个创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为我们切实抓好新时代检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检察改革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传统的手段和方法有的已不合时宜。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寻求符合时代需要并且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途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近年来,笔者从事单位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切身感受到做好这一工作着实不易,它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意识观念具有不确定性
这主要反映在人对事物的判别和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想荡涤着人们的灵魂,很大一部分人对是非的辨别缺失,人生价值观、社会道德趋向出现偏差,导致人们的行为规范、理想信念产生迷茫,无疑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增添了工作的艰巨性。
2.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几十年来实践总结得来的宝贵经验。但是,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不断推进,检察人员实行分类改革管理后基层检察院出现行政部门空心化严重,我院按照人员分类改革后司法行政人员仅2人,党务、政工干部配备少,每天忙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对职工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关心的少,加之检察改革出现队伍不稳定因素,干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缺乏生机和活力,这都与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有直接关系。
3.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不满情绪
由于检察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人员分类改革后原有检察人员分为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书记员等几类人员,但不同类人员工资待遇存在差距,非公务员身份收入没有变化,自然影响到部分干警情绪不稳;内设机构改革中,部分原来中层副职职务自然消失,检察官助理等级评定中,对部分年龄偏大、职级并行享受副科待遇初次评定等级依然按科员确定等级;职务职级并行中,出现符合晋升条件人员多而组织部门分配名额少,致使一些面临退休人员职级得不到晋升等,这些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工作难度。此外,在人员与人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容易造成干部思想上的波动。心理上的不平衡、分配上的不平等,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4.传播手段多样化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更多,尽管信息来源真假难辨,但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还左右着人们的判断,这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
5.束缚于传统的工作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鼓舞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们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共同的思想基础上来,也就是统一到实现我党提出的总目标、总任务上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引导人,向干部职工宣传贯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目标、任务,释疑解惑,鼓舞斗志,激发热情,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贡献;二是关心帮助人,化解干部职工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的矛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上的关怀。拘泥于传统的工作经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方式方法呆板,缺乏创意,对干部职工没有吸引力,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新形势下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达到教育人、引领人、团结人、鼓舞人的目的。
1.意识观念上的创新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思维,要有与时俱进的胆识。在意识观念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传统继承性与创造性的关系。长期实践中,我们成功积累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这是我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优良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形式和内容等必须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时代的新变化,研究现实的新情况,形成改进的新思路,采取有效的新对策,解决面临的新课题,创造性地去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数理化中的一个定式,也不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指标。它有一定的方向定位,那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就是原则性。坚持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不会迷失方向。实际工作中还要掌握灵活性,也就是工作中的创新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意识形态,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认知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从而保证取得实效。三是主动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有时候,我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希望把一项工作做好,但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基层的实际工作、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
2.工作机制上的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高效运转、取得实效的关键。在基层单位这个层面,创新工作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管理层面。这能反映出一个单位领导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度。要防止党组织领导与行政业务领导之间各行其是、互不帮衬的现象。班子成员之间要做到分工不分家,要明确抓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领导的职责并将这一职责列入每位领导干部述职评议、业绩考核中。二是各级党组织层面。党组织要担负起组织、指挥、统筹、协调的主责,发挥自身的优势,调动各方的力量,切实做到调控适度、运作有序、凝聚人心、维护一方、促进发展。三是政工部门层面。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许多工作要通过政工干部去组织开展。应充分肯定政工部门干部的劳动价值,选拔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到这个岗位上来,让他们真正发挥组织与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三个层面的关系必须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政同心协力、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只要涉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事,不分彼此,互相配合,自觉形成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工作格局。
3.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普通干部职工不易掌握高深的理论,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道理。有些深奥的理论,要让普通干部职工去研究、去学习、去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干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融理论与实际之中,寓教育于趣味之中。此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不合时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一是精心策划。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用老一套的办法去进行,否则受教育者会产生厌烦情绪。组织方事先应有充分考虑,精心谋划,让每次活动不落俗套、有新意,让受教育者有新鲜感和享受感,从中得到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二是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形式有助于内容,内容适用于形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增加吸引力。例如,对干部职工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本来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很难具有生动性,但是组织者借助道德讲堂这一场景,安排干部唱道德歌、咏诵传统道德经句、聆听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请不同年代出生的干部职工代表谈道德观念感想等,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三是双向参与。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有教育方和受教育方,双方互动能使教育效果有实质性的提高。
4.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方式方法的创新是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新手段的运用应围绕教育内容来展开。首先,要拓宽工作思路,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凡属传播正能量,能提升团队精、气、神,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养的活动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这样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为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职工开展读书活动,每年选读一本好书,让职工在读书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其次,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枯燥的内容可以采取活泼的形式,如请人作专题辅导,亦可以采用试卷答题、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这样容易使干部职工掌握和理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了解信息,更多人参与微博、微信互动,各抒己见。这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和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辨别真伪,正确引导,掌握主动,让正能量得到传播。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有生机和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尽头,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改进新思路、采取新对策,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唯有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