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要闻 > 检察业务

“党建+未检” ——商洛市检察院打造“商山细雨”品牌为未检赋能

发布时间: 2024-11-21

近年来,商洛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党建+未检”新路,着力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商山细雨品牌,为未检工作赋予新动能。市检察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商州区检察院、丹凤县检察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商山细雨”被授予“全省未检示范品牌”,“商山细雨”党建与业务融合做法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案例。 

“党建+话语”一起谋划,提升融合思想认识。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检察办案一线,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商山细雨”未检工作党小组,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小组、党员的党建与业务双重责任,在全面强化党建与未检融合意识、找准融合路径上进行有益探索。 

党建与业务认识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将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综合考虑,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把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要求支委站排头、党员到一线,具体由未检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参加办案团队,推动融合一体履职。 

党建与保护情感融合。既心怀“国之大者”,又心系“国之未来”,从助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秉持“大爱如山、细润如雨”的初衷,用心用情办好涉未成年人“小案”,综合考虑法、理、情有机统一,积极落实未检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要求,实现对未成年人专业、全面、综合保护。 

党建与党性教育融合。积极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党建活动,到山阳袁家沟、漫川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多层次利用“商山细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基地与商洛市中心小学、律师事务所等7个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创、齐心守‘未’”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支部书记、党员讲微党课,为构建“四个体系”凝心铸魂,为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职责找到根与魂。 

“党建+团队”一起部署,筑牢融合行为体系。开展党建工作,创建优质品牌,需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团队,建立一个鼓舞人心的话语体系,凝聚起狠抓落实的强大力量。 

聚焦“一个品牌”。整合保留“商山细雨”一个未检品牌,共同打造“商山细雨”话语体系和品牌星系。在全市各县(区)检察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机制,统一管理。建成“商山细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2处,创建规范统一的“商山细雨”未检工作室4处,形成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凝聚力量,同时优化工作结构、盘活未检队伍,提升工作质效。 

 聚焦“五种角色”。立足检察职能,检察官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坚持扮演好“国家公诉人”“国家监护人”“公共利益保护人”“普法宣传员”和“涉未法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提供最优的司法保护。 

聚焦“一种声音”。发挥“商山细雨”临时党小组的聚合作用,围绕普法宣传、机制创新、经验成效等加强未检品牌及工作的宣传。承办“商洛未保、一路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召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商洛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2)》,向市未保组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介绍五年来“商山细雨”未检工作取得的成就,掌握全市未成年人保护舆论主导权和主动权。西部法治报、陕西政法、法治传媒网均以“商山细雨润花开”为题报道了商洛未检工作、检察日报以“法槌敲响在开学季”报道了商洛的法治进校园工作。 

“党建+机制”一起落实,夯实融合工作基础。要实现既定目标,还得有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各有关部门紧密合作的合力。 

探索“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机制。针对我市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逐年上升态势,迅速向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推动市委政法委开展了以“关爱成长•共护花蕾”为主题的11个部门参加的预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了源头预防、综合监管、依法惩治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市检察院“‘五化’模式探索有效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机制”荣获全省检察机关首届十大改革创新项目。以“网格化监管、实质化监督、常态化普法、多元化救助、数字化赋能”为路径,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标本兼治,2023年以来受理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实现了以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的良好成效,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支持”机制。以党建协作为引擎,以“商山细雨”品牌为平台,与市妇联党支部、市关工委、市家庭教育学会建立三个长效合作机制,创设家庭教育指导站、家庭教育研训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尽最大努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落地落实。202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监护督促令涉及96人次,开展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谈话18次,引导家长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主体责任,激发家庭保护源动力。 

落实“党建引领+多元救助”机制。依托支部共建,先后与律师事务所、民政部门、慈善协会等部门党支部共同打造“司法救助+民政保障+福彩关爱+慈善慰问”的多元化救助体系。坚持依职权进行司法救助,三年来救助涉案未成年人71人120余万元;衔接民政救助,为12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家庭解决21人的低保认定,为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解决入住儿童福利院等问题。做好社会救助,与市福利彩票等机构连续十三年开展关爱涉案困境儿童,每年看望约30名儿童,发放米面油及慰问金3万余元。建立“商山细雨”未检+慈善机制,吸纳社会捐款30万元,向17个家庭31名涉案未成年人发放慰问金7.2万元,解决了涉案未成年人的实际困难。 

“党建+业务”一起检查,设置融合评价体系。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把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执行党的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统一起来,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以“三查”为着力点,切实把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检验党员干警初心使命的压舱石,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载体。 

查力度,看从严惩治是否有力度。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尤其对性侵、伤害、诈骗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是否依法从严从快批捕、起诉,是从严惩治力度的表现。三年来充分发挥法律震慑作用,坚决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93件285人,起诉225件318人,有力震慑了犯罪。 

查温度,看帮教挽救是否见成效。“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宽严相济的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帮教挽救是否有成效成为工作的重点。全市检察机关联合城管、林业、民政等部门在公园管理处、林场、养老院等单位共设立了10处“商山细雨”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基地选派党员干部作为“观护员”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考察帮教,2023年,对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2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观护帮教基地顺利完成了帮教、矫治活动,回归了社会。创建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秉持任务发展到哪里,党建引领就发挥到哪里的理念,在关爱帮扶涉案困境儿童活动中,未检办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37名涉案未成年人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一对一帮扶困境未成年人。 

查深度,看综合治理是否有实效。开展源头预防工作是否有成效、未检综合履职是否做实做细,是未检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是否有深度的表现。全市检察机关86名检察官担任135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进行法治宣讲180次,受众5万余人,并通过“云课堂”“云直播”、微电影、“互联网+”等方式,提升教育实效。持续推进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对发现的校园安全隐患、管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8份,对发现的宾馆、学校、小饭桌等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43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几点启示 

商洛市检察机关“商山细雨”未检品牌充分发挥党建+模式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奏响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最强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带来很多启示。 

一是“小品牌”蕴含“大情怀”。“商山细雨”未检坚持强党性、立检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站在保护党和人民事业接班人的角度呵护祖国未来,以山的厚重凝聚力量,以雨的柔情护佑未来,服务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彰显“商山细雨”“融合发力、呵护未来”的大情怀。 

二是“小切口”融入“大保护”。“商山细雨”未检立足未检职能这个小切口,积极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渠道,构建社会化保护大格局。近年来,先后与教育、民政、公安、妇联、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开展各项活动50余场次,签订协作机制26项,形成了保护合力,放大了保护效益。 

三是“小作为”融入“大治理”。立足未检职能,积极履职,有效协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大治理。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宾馆住宿行业管理、纹身治理、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等未成年人保护重点领域开展综合履职40次,以检察建议、磋商解决等方式,携手有关部门共同促进行业治理,筑牢防护防火墙。 

呵护未成年,任重而道远。商洛市检察院将进一步做实做细商山细雨“党建+未检”品牌,弛而不息建设“四大体系”,为未成年保护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