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检察要闻 > 检察业务

【刑事执行微故事】一位老驻所检察的“铭旌”

发布时间: 2018-06-11

 老汪要退休了,在一个星期天里,他悄悄来到办公室搬走了自已所有的东西,并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尽管我多次提出用私车帮他运送。

 

  我独自一人坐在空荡且安静的办公室里,想起他以前的教诲,黯然伤神。

 “小陈,你知不知道有个成语叫盖棺定论?”

 “知道,这么简单的成语,谁不知道。”我不屑地回答。

 “嗯,对对对,你是大学生,肯定知道。盖棺定论就是人死了之后要对其一生的功绩过往作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要郑重其事的用金粉写在红布之上,叫做铭旌……”老汪高兴地说,他的样子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里教小孩写茴香豆的“茴”字的孔乙己。

  老汪是军转干部,肚子里墨水少,我心想就你这知识水平还给我讲道理?但是经过三年朝夕与共的相处,我渐渐改变了我的看法,甚至被这位老检察官的品德所折服。现在老汪退休了,纵观老汪的检察生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汪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写着自己的“铭旌”。

 

十六年的老驻所检察官

 

  2014年,我从其他业务部门调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任驻所检察,心里郁闷至极:“驻所检察都是给马上要退休的人用来养老的,凭什么要我去?”带着情绪我去了看守所。

  看守所很偏僻,是一条土路,下雨之后淤杂横流。白发苍苍的老汪给我打开了驻所检察室的门。

 

  我气哼哼的扔下包,看着眼前的老汪心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王阳明悟道龙场驿,不都是和“老军”交接的吗?罢了,我竟沦落至此。

  “我一个月都熬不下去,这回怕是掉进坑里出不去了!”我愤愤地对老汪说。

  “我今年五十七,已经干了十六年驻所检察了。”老汪看着我的眼睛平静地说。

  那一刻,我感到很羞愧,心情也迅速平静了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也开始认真地了解驻所检察这个特殊的岗位,并踏踏实实地干了三年,而老汪一直干到退休。

  老汪就是这样,话不多,但是很有效果。

 

“法律是刚性的,但司法是具有温度的!”

 

  彼时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全面部暑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本单位、侦查机关的个别人不理解:辛辛苦苦报请逮捕了的犯罪嫌疑人,你们驻所检察三下两下就给放了,这是胡闹!会上吵得一塌糊涂,这时老汪站出未,一字一顿地说道:“法律是刚性的,但司法是具有温度的!我们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就是要改变以往一捕到底的惯性做法,随时关注案情发展和在押人员身体变化等情况,体现司法机关的人文关怀!”——众人哑口无言,结果一锤定音。

 


  这位老检察官为了办好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案件,认认真真地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吃透弄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调查取证、公开审查一丝不苟,办案不徇私情、刚正不阿,得出的结论公正权威,无人不服。

 

“人在做,天在看,我可不想被人指着鼻梁骨唾骂!”

 

  老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立刻想起了东汉杨震的“四知”,我将这著名的“四知”讲给老汪听,老汪高兴地说:“这个老杨说的比我好,就是这个意思。”

  老汪任驻所检察,在押人员都争着要和他谈话,将自己思想动态、身体情况、案件进展,甚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讲给老汪听。说实话,老汪的字写得不怎么好看,但是他的脑子里装着看守所所有的信息资科,每个在押人员的信息都在里面,所以他非常擅长做思想工作,在在押人员的心目中威望很高。

 


  有一次,我去例行巡查,一个在押人员一直问我:“汪检察官怎么没来?”

  我对他说老汪在休假,有什么事向我说是一样的。这个押员坚持要等老汪去才肯说,没办法我只得将老汪叫来。原来这个在押人员在被公安机关抓捕时,随身的两部手机和一些现金被扣,现在被判处刑罚后马上要到监狱服刑,但是扣押的东西还没有交还,故此向老汪反映。

  老汪认真核实情况之后,和公安机关交涉,将与案件无关的东西要了回来,那个在押人员很满意,去监狱之前还不停地向老汪表达感激之情。

 

  我和老汪相处的三年当中,真正感觉到他已经达到“去留随意、宠辱不惊,世事洞明、物我两忘”的境界。有老汪在,我就很安心,老汪就像是压仓石、定海针一样,维护着丹凤县看守所十数年的安全稳定。老汪也是我驻所检察事业上的带路人。“老汪”是我当初带情绪时的叫法,其实我应该尊称他为汪老,或者汪老师,但是他从来没自居是我的师傅。相反的,他特别羡慕我字写得好,懂得那么多法律法条。

  现在,老汪退休了,悄悄地搬走了自己的东西。我有点想哭,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在他检察生涯的“铭旌”上写上这么一行字一一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务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