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为我的事多次走访,不但化解了我和邻家的矛盾,还协调解决了门前道路排水不畅的问题,我们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了。”涉案家属李某某在案件回访时,不停地感谢办案检察官。
李某年近七旬的婆婆陈某某因雨天排水纠纷,争执中将74岁的邻居石某某右手打成轻伤。受案后,检察官对双方多次释法说理,最终会同公安派出所、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促成两家达成刑事和解,石某某收到赔偿费后表示谅解,双方言归于好。办案中还发现,引发矛盾的根源在于通组路排水不畅问题,遂联系村委会及时进行施工改造,消除了矛盾根源,做到案结事了。以上片段仅是丹凤县检察院近年来依托办案开展检调对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如我在诉树立为民司法理念
办理一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普通刑事案件,检察人员从阅卷到提讯,从书写审查报告到完成起诉书制作,可能只需要几个工作日。“一诉了之”看似省事,但当事人的心结没有打开,矛盾没有化解,案件质效就无从谈起。因此,往往化解一个矛盾纠纷,需要检察官投入更大的精力。
该院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主动将涉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社会大调解格局。在审查认定案件事实基础上通过听取当事人意见、与公安派出所及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沟通等方式掌握前期矛盾调处进展,再行制定调处方案并适时开展工作,必要时还会同基层派出所、检察综治中心共同进行。如办理的查某某故意伤害案,因其系老年人且欠外债明确表示其无赔偿能力,考虑到其与被害人为妯娌关系,双方儿子关系尚可,检察官便试图通过两人儿子调解。但因两人儿子均在外地煤矿务工,白天下井作业,晚上才能通话联系,检察官便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多次与两人儿子联系,通过耐心细致的在线释法说理,最终查某某儿子代其赔偿了被害人经济损失四万元。2024以来,我们在办案中共化解类似矛盾纠纷11件13人。
完善机制实现检调无缝对接
与公安、司法等部门会签《刑事案件检调对接工作办法》,明确规定交通肇事以及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逮捕、移送审查起诉前应会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对民事部分先行组织调解,并将能反映前期调解工作进展的相关资料随案移送,以便检察官快速找准矛盾症结,实现检调无缝衔接。如办理因祖坟土地权属纠纷引发的赵某甲、赵某乙故意伤害一案,经过前期派出所及基层组织调解及检察官后续的释法说理,最终在审查起诉环节双方达成刑事和解,两家持续三代人的祖坟地界纠纷得以一并化解。在办案中不断完善机制,深化检察“双进”工作,依托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把检调对接联系站点融入综治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检察服务。
重视法治教育培育尊法守法意识
“抓前端、治未病”,是检察办案的重要理念,该院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宣传。2024年以来为群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发放法律书籍及宣传手册等20000余份。干警在办案过程中与镇综治中心、村级调解组织对接工作,建立与镇、村人民调解组织双向联系机制,解答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相关问题,依靠基层组织化解涉检矛盾纠纷。公开听证案件12件,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主题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30余场次。开展禁毒、反电信网络诈骗、反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等13场次。以高质效的法治宣传,汇聚全社会尊法守法意识。
推动诉源治理传递检察温情
近年来,该院高度重视检察建议对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办案履职中制发检察建议25件,督促相关部门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落实法律规定,完善制度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及镇办及时采取了必要整改措施。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与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多元化救助机制,对办理的刘某某故意伤害案,邀请心理专家对被害人开展心理测评、疏导工作,发放救助资金。围绕服务和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办理支持务工人员起诉案件11件,帮助11名进城务工人员追回拖欠薪资7万余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