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文化

【检察文苑】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

发布时间: 2019-05-08

 

   已到了春末夏初的日子,可是温度还是乍暖还寒。有人去赏牡丹顺道带上了我。大概是觉得我平时最喜欢大朵娇艳之花,所以觉得他们的这次出行很适合我。踌躇再三还是觉得随了朋友相邀,踌躇是觉得和爱好不同、品性不同的一群人在一起,我的确不知如何相处。但在友人的极力劝说下我还是踏上了这次赏花之旅。 

 

 

 

  一大早我们驱车前往目的地,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观花的地方,原以为我们观花之处是个风景区,其实不尽然。那是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的农家院落,房子盖得豪华大气,房前屋后亭台轩榭,凉亭上紫藤缠绕,屋子两边的樱花树下落英缤纷,层层花瓣绵延数米掩了小路。 

 

 

  真是应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风景。置身其中,瞬间颠覆了我对农家院落的印象。穿过小径来到屋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牡丹竞相开放。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硕大的花朵在雨滴的打落下缺少了晴天的舒展,可是它们个个在雨天里争相怒放的样子,却仍然能让我感觉到它们的灼灼其华。看着那些文人、画家饮茶作诗、作画,情绪高涨,初来乍到的我倒显得无所适从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显然我是不懂的,此时的沉默可能是我最好的姿态。 

 

 

  热情好客的主人给我们沏了壶他用自家牡丹花瓣烘焙的花茶,看着那些入景的人如痴如醉,而我就像局外人一样的喝着花茶却没有诗兴大发,高雅之人和我这凡夫俗子的差别一目了然。看来我的确辜负了这茶,还有这烹茶的人。 

 

 

  趁着他们吟诗作画,甚是无聊的我悄悄的独步雨中走近这些精灵,虽然我不懂它们,但走近它们观之形态,辨之色彩,嗅之清香,却是我此刻最愿意做的事。 

  

  大片的牡丹在雨中摇曳开放,有的绿肥红瘦,有的姹紫嫣红。原来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除了雍容华贵之外还有别样英姿。陶醉花丛中的我,竟然忘了我是谁,在哪里,要干嘛……姑娘看花儿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回头一看一位老者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大概看我赏花如此痴迷,和我相伴花丛中的他,给我讲起了他养花的初衷、养花的经过、养花的乐趣,那嫣然花事,便成了盛开在人间四月天里最美的诗行。 

 

 

 

  一个养花人的故事和一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竟成了我此刻最浪漫的遐想。看他如此真诚,这极大激起了我对牡丹的兴趣,我也如实相告,其实我是不懂牡丹的,我的喜欢只是止于它的花朵硕大,花瓣肥厚,颜色喧嚣而已。 

  譬如大红,红得像一团火;水红,像丝滑的绸缎;粉红,像刚出生的小宝宝的小脸蛋;洁白,犹如冰壶献玉;黄色,好似满城尽带黄金甲……花团锦簇、繁花似锦大概是我描述它们万般景象的奢华之词。听罢我的描述,老者哈哈一笑,现场说教饶有兴趣的给我讲了牡丹如何从颜色、香型、花形、花蕊来辨别,如何通过叶、芽、干、根、果以及株形和分枝方式来辨认,甚至叶尖的向上还是向下等等细节都可以区别其品种之不同。听了之后茅塞顿开的我也只是似懂非懂,看来距离这些精灵如此之近的我终归还是它们熟悉的陌生人。老者随手一指,放眼望去,一株牡丹隐藏于花丛深处,因为雨天,不能近观,只听老者说那是一株绿牡丹名字换做“春柳”品种比较稀有。 

 

 

  

别看我长得像包菜!讲真我是一株正经的牡丹。有个好听的名字——「春柳」 

  层层包裹的花骨朵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绿包菜,其貌不扬却是尊贵无比。还有那株近在眼前我却不识的紫红的“黑牡丹”了,因为它红得太深了,就像黑色的了,而并非真的黑如墨炭。真是初识不知花面目,再识已是花中人! 

  雨仍然在下,听完老者的讲解之后,我虽然无缘结识“姚黄”,“魏紫”,“豆绿”,“赵粉”之真容,更不知道那“冠世墨玉”如何在牡丹园中独领风骚,却也领略了唯有牡丹真国色,慕名游客赏繁华。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雨后的牡丹变得无比“清新”,百般颜色百般香。 

 

 

 

  徜徉在流光姿彩的牡丹王国里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一顾倾城,一撇惊鸿。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终归是宗禅修为。而沾染了世俗风尘的我们,一生的过往最终绾成了记忆中的一个结!往后余生我愿和你一起紧握时光,任凭岁月在你我之间流淌;我愿与你共同沐浴春光,仔细聆听花开之天籁;我愿和你共赴红尘,让时光的容器,承载你的花开花落我的生动日常;我愿所有生灵都能在这世界上开开心心,顺势长成。 

  

若问心地何所恋, 

陌上春色正璀璨, 

欲将华梦付琴弦, 

最美人间四月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