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商山细雨”未检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四大检察”职能,落实“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办案模式,用心用情办好未检小案,“商山细雨”未检品牌被省检察院授予“全省未检示范品牌”、2件法治课获最高检“优秀法治课”荣誉,多名未检干警获全国、全省“法治进校园优秀讲师”称号,为商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向深走实,治“已病”抓双向保护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商洛市检察院“商山细雨”未检团队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精心部署“暖民心,办小案”专项活动,在对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戒,保持司法震慑的同时,最大限度精准帮教,消除影响,使其尽早回归社会。5年来,该院共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266人,其中批准逮捕 101 人,提起公诉 118人,不批捕66人,不起诉84人,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157次,亲情会见41人次,心理测评及疏导52人次。
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商洛市检察院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司法救助,5年来,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4件179人,起诉141件191人。
16岁的初三学生小文(化名)连续两次入室盗窃,盗窃财物价值6000余元。今年8月9日,一场不公开听证会在洛南检察院举行,该院邀请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学校代表等共5人与检察官一起讨论对小文的处理问题。该院充分听取大家意见,综合考虑小文的家庭监护条件、帮教条件、学习成绩和一贯表现,最终对他作出不起诉决定。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办案中将家庭教育状况评估纳入社会调查范围,对于问题家庭积极使用《督促监护令》督促其行使监护义务,今年已发放15份。
向前延伸,治“未病”促源头预防
今年3月,占地1062平方米的商洛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基地正式揭牌,这是该院精心打造的集工作性、教育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平台。他们创立了“商山细雨”未检团队,采取“基地+团队+线上”普法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今年6月,商洛96名中小学校长走进基地参观。基地里还专门设置了“秦岭生态法治保护专区”,在秦岭山水的立体式展示区里,有“秦岭四宝”、秦岭珍稀野生植物等,并将《环境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等展示其间。自2022年3月基地建成以来,已接待社会各界参观25场次,为在校学生开展法治教育1000余人次。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有85余名检察官担任各级学校的法治副校长,累计有1万余名师生接受了法治教育,举办法治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画册5个类型2000余册,法治进校园活动受到教育部门、家长和学生们的好评。
向宽拓展,建机制形成合力
为全面融入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该院主动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了“1+n”未检工作机制,“1”是未成年人案件办理,“n”是多种综合保护手段。3年来,该院与公安、法院、民政等部门加强合作,签订协作机制21份,有效支持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使其尽快回归并融入社会。目前成立合适成年人队伍35人、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63人。今年6月29日,商洛市妇联在商洛检察院座谈,妇联主席胡艳梅认为该院“商山细雨”未检团队的检察官们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工作联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作用,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开展合作。
商洛市检察院对办案中发现的因犯罪导致贫困、残疾、无人抚养等涉案困境儿童进行帮扶全覆盖,10年来,他们连续开展这项活动,从未间断,救助的孩子已经24位了。除个案司法救助、申请民政低保、特困救助外,每年春节、六一儿童节上门送去压岁钱,学习用品等,不漏一人,组织他们在“六一”儿童节过集体生日、去西安女子监狱探望母亲等多种方式进行关爱帮扶。
“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洛市检察机关以‘质量建设年’建设为目标,以’三有争创’为切入点,创新进取,能动履职,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落实落地,努力实现‘1+5>6’‘1+5=实’,在促进涉未成年人案件诉源治理方面贡献检察力量。”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虹娟谈起商洛未检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