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在志丹大地上蜿蜒71公里,串联起任窑子秦行宫(又称兵站)、九吾山烽燧等九处遗址,将秦风汉月的雄浑气韵深烙于黄土高原的褶皱之中。志丹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与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县域内秦直道遗址展开深度寻访。
秦直道遗址保护碑
寻访组首先到达永宁镇任窑子村秦行宫遗址。夯土台基上,秦砖汉瓦碎片星罗其间,卷云纹瓦当静诉沧桑。检察干警在寻访中发现,遗址东北侧有两处采气厂井场,建设前未依法办理文物保护审批手续,涉嫌违反《文物保护法》关于建设控制地带的刚性规定。检察干警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无人机航拍固定证据。“行宫遗址是秦直道沿线的附属遗存,生产建设不可侵蚀其历史空间。”检察官现场向采气厂工作人员释明法律红线。
检察官利用无人机固定证据
文保员张大爷指着风沙剥蚀的沟壑说:“几十年前这段直道还有较为清晰的路堑,如今因农耕扩界、雨水冲刷,连专业仪器都难辨原貌。”寻访组深入走访任窑子、孟家湾等村发现,因村民耕种误占、现代道路叠压,大部分区段的古道肌理已经破坏。双方表示,将持续紧密协作,形成保护合力,对重点区段实施常态化巡查,加大对秦直道的保护力度。一旦发现遗址存在严重风化、破损等问题,迅速启动协同保护机制,共同商讨修复方案,全力阻止遗址风貌的进一步损毁。
检察干警实地走访秦直道遗址
检察干警与文保单位协作保护秦直道遗址
暮色渐起,寻访组沿古道返程,夯土台基上的秦瓦残片在夕阳中泛着微光。参与寻访的检察干警感慨, “踏上秦直道的瞬间,历史的厚重感如潮水般漫过心头,这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古道,更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鲜活见证。我们检察人寻访的不仅是遗迹,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守护这条穿越千年的‘大地史书’,既需以公益诉讼利剑破解现实难题,更要以文化敬畏之心赓续历史文脉。我们要持续深化文化‘寻保传’专项保护活动,推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新时代的法治光芒中,书写属于中国的文明自信。”
来源:志丹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