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古道在石泉县境内现存有三座古驿站遗址,分别是谭家湾遗址、郭家坝遗址和万家堡遗址,三处遗址南北纵贯30余公里,“串联”起子午古道的南段线路,2014年被列为第五批陕西省文保单位,与县域内其他分散的遗址点共同形成了石泉县境内的汉代历史文化的整体,对研究秦汉时期连通关中至陕南、四川的交通及当时的经济发展、军事战略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子午道遗址
检察干警寻访子午道南段驿站遗址
自2024年11月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开展以来,石泉县检察院共寻访省级文保单位4处,县级文保单位16处、历史文化名镇1处、传统村落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并对子午古道线路遗址、驿站遗址多次勘察,与石泉县文广旅游局和池河镇、中池镇、迎丰镇党委政府共商子午古道及其驿站遗址保护工作。期间,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县域文物专家参与寻访活动,与文旅部门对接,强化与文保所、各镇村文保员的日常工作联络,构建文物保护合作网络。针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遗址界桩缺失,标识标牌损毁、遗址周边环境卫生差,电缆电线杂乱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单位对全县范围内的文物及文化遗址开展全面排查。
检察机关在整改过程中持续跟进,并通过协调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共商整改措施,形成“行政+司法”合力。目前,石泉县境内子午古栈道、禹王宫及莲花古渡等8处文化遗址标识标牌完备、安全隐患消除到位,周围生态环境已焕发出新生机。
检察干警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寻访活动
一位检察干警在回访过程中说道:“每一块界碑都是写给未来的信笺。当我再次前往子午古栈道遗址,看到那些完好无损的界桩界碑,我更加坚定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们不仅是在助力古迹修复,更是在接续文明的火种。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要做那个执笔的人,让法治的墨迹永远新鲜,让丝路记忆在法治护航下,永远鲜活如初。”
来源:石泉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