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南隅,地处大巴山腹地,是秦、蜀、楚三省交界要冲,自古便是连通巴蜀的重要商道枢纽。著名的荔枝道曾途经于此,在岁月长河中遗留下珍贵的栈道遗迹。何家坝栈道遗址静卧于镇巴县长岭镇联青村后槽组徐家河西岸的沿河崖壁之上,历经风雨侵蚀,仍顽强保存着古代交通文明的印记。2014年,何家坝栈道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3月,秦岭南麓地区检察院在开展秦蜀古道保护过程中发现,镇巴县何家坝栈道遗址标志牌被洪水冲毁后未及时恢复,已湮没于荒草乱石之中。该院将线索移交镇巴县检察院,镇巴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查明遗址长期处于“零标识、无围挡、缺监管”的失管状态,一场跨越行政辖区的监督接力就此展开。
何家坝栈道遗址
一名参与寻访的年轻干警举着文物保护图纸与斑驳石壁比照时, 发现三处文献未载的方形凿孔。“这些排列规律的孔洞,会不会是古人架设悬空栈道的榫卯结构?”无人机升空拍摄的镜头印证了猜想。面对标志缺失、管护缺位等现实问题,镇巴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立即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绝壁上的栈孔
在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下,相关单位设立标志牌,划定保护范围,落实保护责任人。“站在绝壁栈道的残迹前,望着蜿蜒于云雾间的古道走向,真切感受到古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生存智慧。那些深浅不一的栈孔,分明是先辈用血汗在悬崖上写下的文明史诗。”参与寻访的检察官感叹道。
临水的栈孔
如今,新建的标志碑立于公路旁,详尽载明遗址历史价值和保护范围,专业文保员开展常态化巡查,完整电子档案纳入省级文物数据库。经验收,该遗址已达到“四有”文物保护标准。秦岭南麓地区检察院和镇巴县检察院协作配合、一体履职,加强案件线索的移送,切实做好跨行政区划检察院与地方检察院工作上的无缝“接龙”,凝聚了公益保护合力。
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回头看”
崖壁上静默的栈孔阵列,犹如镌刻在时光长卷上的神秘密码。2025年2月镇巴县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回头看”时,偶遇的游客感慨道:“没想到在这深山幽谷中还藏着这样珍贵的文化印记!”
在险峻的大巴山岩壁间,检察官背着监测仪器攀爬险峰的身影,与两千年前先民肩扛木料的身影在时空交错中重叠。“从立案时满目荒芜到如今游人驻足,我们守护的不只是石壁栈孔,更是文明传承的火种。”一名干警感慨道。在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共护下,千年古道不仅重现历史原真性,更成为激活文化记忆、启迪当代文明的精神地标。当检察监督与文物保护实现完美“契合”,不仅守护了遗址本体,更是“检察蓝”与文物保护碰撞出的时代回响。
来源:镇巴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