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勉县:守护千年文脉 共护古道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勉县,古称沔阳,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连接关中与巴蜀的咽喉之地。金牛道北起汉中勉县,南经宁强,再达巴蜀成都;褒斜道南起勉县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长约235公里。金牛道、褒斜道都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通关中、汉中、巴蜀的重要经济文化走廊,见证了秦蜀两地的商旅、经济贸易的日益繁盛。 

  2024年以来,勉县检察院扎实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官携手文史、考古专家 、“益心为公”志愿者重走古蜀道,共同寻访金牛道、褒斜道沿线24处文物保护单位。在走访中,检察干警发现明代罗汉石摩崖保护范围内堆放杂物,阳平关遗址城墙被刻画,部分文物景点存在消防设施缺失、周边环境杂乱等问题。经调查核实后,该院召开听证会,厘清行政机关职责,向主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并多次会同县文旅局等单位就文物保护及文化传承问题沟通座谈,通过专项监督,督促治理古道沿线文物周边环境,为文物设置界碑界桩,在文物点配置灭火器具等消防设施,消除文物安全隐患,系统解决县域文物管护难题。 

  检察官与文史专家查看金牛道遗址 

  2025年1月21日,勉县检察院在武侯墓博物馆举行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工作站揭牌仪式,相关各方表示,将以检察工作站为依托,形成工作合力,筑牢文物保护防线,服务文化强县建设。 

  检察官与文史专家重走古蜀道 

  为聚力古蜀道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勉县检察院会同多部门建立长效保护协作机制;与西北政法大学建立检校协作基地,邀请专家指导文物保护检察工作,聘请20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文物保护专家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办理;吸纳26名“益心为公”志愿者,扩展案件线索来源,充分发挥“外脑”“智库”作用,让古道保护从“独奏”走向“合鸣”。 

   检察官与考古队、“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蜀道考古调查 

  2025年3月21日,干警们再次踏上金牛道与褒斜道,追寻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痕迹。“在古道的青石板上,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商旅往来的热闹场景,茶马丝绸和盐铁谷物等易市活动在此繁荣兴旺,蜀道见证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兴旺。历史典籍中记载的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定军山‘教兵演武,推演八阵图’、沔阳城外‘休士劝农’,这些鲜活的历史事件与秦蜀古道紧密相连,为古道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道不仅是古代的交通遗迹,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次寻访让我更加坚定了保护古道的决心,让古道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永远传唱,是我们检察人的责任和使命。”一位参与寻访的干警感慨道。 

  来源:勉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