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栈道遇见红色旧址,骡马铜铃,低徊吟唱,延着历史的光与影,散发着秦砖汉瓦与丝绸茶叶的交互流转,将关中平原与天府之国连接起来。它就是封建王朝中央至汉中郡县的动脉血管—秦汉斜谷道。
斜谷道马溜岩段栈道遗址位于城固县小河镇人民政府(距县城约47公里)西南2.3公里处城石公路垂直上方峭壁上,该遗址长约60米,呈南北走向,最北端为2梁1孔,中间有8根石梁,南端有5根石梁。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沿湑水河的古道有重大价值。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再加上古道为现代公路所替代、周围人文环境改造等原因,发现之处的石梁已不复存在,但历经沧桑的古道仍沉沉低叙着秦汉时期关中—汉中道的历史过往,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发展交通的历史功绩。真可谓“悬壁凿孔烽烟数,湑水千年蚀刻留”。
检察干警寻访马溜岩段栈道遗址
自西南方向沿湑水河至小河镇中心区域的小河村,小河口会议旧址赫然可见。1932年7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执行临时中央的冒险主义方针、坚持不停顿进攻政策,致使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大转移。同年12月8日,部队到达小河口后,在此召开了干部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迫使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有所收敛,加强了集体领导,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史称“小河口会议”。
小河口会议旧址
斜谷道马溜岩栈道遗址于201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河口会议旧址于2018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二者相互呼应,共同守护城固县历史走廊的双重维度,打开了古今交流的对话窗口。
2025年3月12日,城固县检察院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通过寻访古道遗址,对遗址的历史原貌、文物现状进行了现场勘察,提出加强对遗址界碑等专有设施进行修缮保护的意见建议。在常态化开展红色“寻保传”活动中,发现小河口会议旧址展厅内的6具灭火器过期,为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城固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及时更换旧址内灭火器,同时对展厅内的消防器材做了全面检查,组织会议所在地乡镇政府文物保护负责人、旧址工作人员和文保员开展专项培训活动,要求对文物保护专有设施进行常态化维护。2025年4月,城固县检察院对该案开展回头看,文物保护专有设施得到了明显修复。
检察干警寻访发现文物保护专有设施存在破损问题
寻访归来,一位干警感慨道:“古道遗址在岁月的洗礼中细数着千年的变迁,红色旧址在保护和传承中继续焕发新的活力。秦蜀古道历史文化与小河会议红色精神交相呼应,诠释了中华文明的时代传承。作为检察干警,我们要履行好检察监督职能,保护文物安全,让文化守得住、活起来、传下去,每一次履职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寻访、保护、传承文化的历史见证!”
来源:城固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