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坪桥镇王家湾村,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的重要战略决策地。1947年4月12日至6月8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曾在安塞王家湾的几孔简陋窑洞中驻扎58天。在这“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毛泽东发表了著作《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以及著名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包围之中》,指挥了羊马河、蟠龙战役等关键战斗,并部署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为扭转全国战局夺得了主动权。周恩来曾感慨:“毛主席在这里用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旧址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智慧与军民团结的精神内核。
王家湾革命旧址于2020年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为“建党百年 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红色陕西·圣地延安”精品旅游线路的景点之一。
王家湾革命旧址全貌
2025年3月初,延安市安塞区检察院干警再次走进了王家湾革命旧址。王家湾陈列馆内收藏了毛泽东手稿、作战命令、战略部署文件等大量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透过斑驳的窑洞和泛黄的作战地图,干警们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前辈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通过实地调研王家湾革命旧址现状,重温了党的奋斗历程,感悟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发了新时代检察履职担当。
检察干警调查走访王家湾革命旧址
走访中,检察干警向当地村民了解了旧址的保护情况,并与相关部门深入研讨,提出了强化协同治理,联合属地政府、宣传、文旅等部门共同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建议,让革命旧址焕发新的活力。
检察干警走访当地村民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一路走来,延安精神始终是砥砺初心的不竭动力。保护革命文物,既要“守得住”,更要“传得开”。王家湾革命旧址的保护与传承,是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检察干警们通过实地感悟革命历史、排查文物保护线索、共商红色资源保护机制,感悟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发了新时代检察履职担当。安塞区检察院将以此次寻访为起点,持续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为抓手,推动红色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转型,把红色基因转化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践动能,让革命旧址成为滋养初心、赋能发展的时代丰碑,书写“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崭新篇章。
来源: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潇元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