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大雅君子”隋朝尚书牛弘的故里,唐太宗李世民大战浅水塬的发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传播革命火种。
近年来,长武县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探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路径,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共办理了文物保护案件17件。
运用检察之力 守护文化遗址
董家坪遗址是1958年在洪家镇公主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区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蓝纹、附加堆纹、划线纹,器型有尖底瓶、缸、罐、钵、鬲等,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1992年4月20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武县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董家坪遗址标志石碑被迁移,文物保护指示和范围未公示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将标志石碑迁移至文物单位保护处并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
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革命精神
八路军七里兵站遗址,位于长武县七里村,1938年成立,为抗战时期西北国际交通线的重要节点,是抗战时期最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为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10月,入选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长武县检察院将红色文化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干警现场查看遗址保护情况,发现该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石碑被压在草堆下,该院督促相关部门立即对石碑周边荒草进行彻底清理。目前,石碑周边环境干净整洁,石碑内容清晰可见。
加强多方联动 凝聚保护合力
长武县检察院在办理革命文物、英烈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保护案件中,主动加强与党史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协同共治效能,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合力。
长武县检察院对辖区英烈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烈士陵园广场地砖破损、通道杂草丛生,纪念碑围栏破损、环境卫生差。该院与相关单位多次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管护,并多次跟进监督。目前烈士陵园广场已铺设渗水砖,纪念碑碑体、围栏等设施已修缮,周边环境焕然一新,瞻仰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英烈革命精神提供更加良好环境。
来源:长武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雒浩鑫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