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XJCMAIL@163.COM

浅谈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方式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6日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咸阳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关中分区,既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也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还是西安及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魏野畴、史可轩、许才升、黄子文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和著名革命志士,造就了习仲勋、汪锋、张德生、赵伯平等许多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咸阳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旬邑马栏革命遗址、淳化爷台山阻击战遗址、三原宏道书院、安吴青训班等旧址,都聚焦了咸阳深厚的红色历史。咸阳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坚定政治信仰永葆初心,笔者从阐释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提高红色基因的教育水平、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个方面浅谈具体传承方式。

  一、阐释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以红色文创旅游产品开发为例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要通过实物、实景、实例载体,克服传统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枯燥乏味。传承红色基因可以借鉴“故宫模式”,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发为范本,由文化部门牵头,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文创产业中心为依托,可采取政府专项补贴、产业扶持、阶段性成果展示、有奖征集等形式,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各文创工作室、创意广告公司、美术学院在校学生等创新人才投身本地红色产品开发。

  同时结合咸阳本地特色产业产品,深度挖掘红色旅游专线细分,将咸阳区域内各民俗小镇、特色村落中的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游乐项目梳理整合,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背景,通过再现当年的衣食住行等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精神风貌的、与当代青年人有现实连接感的具象化探索,如“长征即将胜利时的果实”“小米加步枪的小米”“南泥湾再开荒”等符合现代青年人消费心理的快速消费品、食品、体验产品等红色系列品牌化包装模式。

  二、提高红色基因的教育水平:以红色记忆现场教学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多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方面咸阳市秦都区党校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2015年咸阳市秦都区党校对红色记忆博物馆进行授牌,正式确定何庙村红色记忆博物馆为区党校红色记忆现场教学点。成立党校红色记忆现场教学点,旨在弘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红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世界观,并把党校打造成“红色学府”的实践载体。红色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将红色资源与现代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相结合,设立现场教学点不仅创新了现场教学新模式,有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也使学员通过现场的切身体验感悟,真正激发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

  设立红色记忆教学点后,秦都区党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挖掘和运用独特的资源,把丰富的文物史料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有益教材,把革命旧址遗迹转化为干部教育的新课堂,把身边先锋模范的事迹转化为干部教育的鲜活素材,从总结历史经验中需找智慧,从身边先锋模范身上找到动力,从认识当代社会发展成就中增强自信、坚定自觉。

  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红色基因族谱传承为例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有位老红军生前立过一条家规:每个月都要给孩子们讲长征故事、讲革命传统,连年幼的小孙子也知道不少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幼儿园津津有味地讲给小朋友听。他把这叫做“激活每个人身上的红色基因”。红色教育要努力达到“不仅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的效果,就要从每个人的身边深挖红色基因。

  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无数先驱先烈的国度里,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红色印记随处可见。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以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位为落脚点,在直系血亲、旁系近亲、族人同乡中,通过口头叙述、县志查找、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各大战役、组织后方等各处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并通过家谱、族谱、县志等长期留存的以亲缘血脉为主线的强凝聚力记载方式固定下来,形成家族传统,以此明家风、强作风。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基因不是古董,她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出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红色基因传承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基本很难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截然分开。因而,在红色教育中,我们既要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抓形式的创新和实用。咸阳作为红色老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教育要因地制宜、全面覆盖,要扎实的积累经验、循序渐进、逐步拓展、树立品牌要使红色教育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传统、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作者: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 崔立伟 吴宣仪 编辑:刘晓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0502626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8277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新街1号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邮编710004

Copyright 2012 by www.sn.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tec